[实用新型]一种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5252.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董效杰;于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2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面 线管 保护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部分线管需要在水平楼板上进行布设,针对住宅工程,通常采用布设PVC管,在结构楼板中进行预埋,管线竖向布设时,通常设置在砌体墙部位。
通常做法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将埋设在混凝土现浇结构的水平段进行埋设,在砌体墙部位进行弯折,高出结构面3-5cm,采用混凝土或砂浆进行临时保护,等后期进行砌体结构施工时,将此部位进行剔凿,然后再砌体墙进行竖向开槽,进行二次配管。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绿色施工付诸行动也是提高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目前工人人工费持续提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减少工人的手工操作环节,是当前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其结构包括横向立板和纵向立板;
两块相同大小的矩形横向立板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
两块相同大小的矩形纵向立板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
两块横向立板和两块纵向立板围成立面等高的矩形框,且相邻的横向立板和纵向立板的边缘分别铣出相吻合的同轴嵌入的铰接轴座;相邻的横向立板和纵向立板通过同一铰接转轴穿接相吻合的铰接轴座进行铰接;
相邻的横向立板和纵向立板的铰接部外侧设置有直角角码;
在横向立板的外壁上水平的设置有铰接合页;
铰接合页的固定页固定连接在横向立板的外壁上,铰接合页的合页转轴水平设置;
铰接合页的翻转页固定连接直角角码的翻转直角边部,翻转直角边部与横向立板平行且水平设置;直角角码的另一个卡接直角边部直角卡接在与所在边角的纵向立板外壁上,且所卡接的纵向立板外壁上设置有承接板;
承接板与卡接直角边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铰接合页的固定页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在横向立板的外壁上。
铰接合页的翻转页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直角角码的翻转直角边部。
承接板与卡接直角边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
直角角码采用平面90度直接角码。
横向立板和纵向立板均采用刚性硬制板材。
矩形框的至少一个对角设置有直角角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将原来工人手工操作部分,通过新型模具,降低工人操作时间。采用混凝土或砂浆在该模具内砌注,利用混凝土或砂浆对管体进行临时保护,等后期进行砌体结构施工时,将此部位进行剔凿,然后再砌体墙进行竖向开槽,进行二次配管。利用直角角码卡接固定,保证直角矩形框的稳定。且翻转直角角码后,矩形框可折叠收拢,减少占用空间。
该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可根据现场尺寸对模具尺寸进行确定,然后进行统一定制加工,过程实施时将线管保护台尺寸统一,实现了现场保护台施工的标准化施工,提高了线管保护台的整体美观效果,同时提高了工人的施工效率,减少了现场工人的用工量。实现了建筑工程一定程度上的绿色施工。
该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直角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矩形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横向立板,2、纵向立板,3、矩形框,
4、铰接轴座,5、铰接转轴,6、直角角码,
7、铰接合页,8、固定页,9、合页转轴,10、翻转页,
11、翻转直角边部,12、卡接直角边部,
13、承接板,14、螺钉,15、拱形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出楼面线管保护台模具,其结构包括横向立板1和纵向立板2;
两块相同大小的矩形横向立板1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
两块相同大小的矩形纵向立板2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5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浇带侧模及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板模固定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