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5538.4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2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成;胡义新;黄成伟;周舒;刘宁波;李文俊;李送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4 | 分类号: | E02D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等 宽翼缘 型钢 组合 钢板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钢板桩由于板薄,强度大,能穿过较坚硬的土层,锁口紧密,防水性能好,还可以焊接接长并能重复使用,可适应不同形状基坑及按需要组成各种外形的围堰,广泛用于地铁站、隧道、建桥围堰、驳岸、市政工程、土建工程的深基坑、沟槽、管道、地下室等挡土、挡水的开挖围护,在工程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江、河内及周边软黏土地区等特殊条件下施工时,单纯钢板桩的刚度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通常采用组合型钢钢板桩的支护形式,利用钢板桩形成一道连续密封的止水结构,并结合在钢板桩内侧的一排型钢以满足整个支护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要求。目前各种组合钢板桩的种类较多,有“钢管+钢板桩”、“H型钢组合钢板桩”等多种类型,但是组合板桩均为定尺结构,尺寸固定,且型钢上下翼缘板宽度和厚度相等,型钢的下翼缘板位置贴近组合板桩的中性轴,现有组合钢板桩因材料性能无法充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出钢板桩背后型钢的稳定作用,存在经济性不高、刚度不能充分发挥、重量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结构稳定性高的一种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及其安装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拉第一钢板桩,所述第一钢板桩的顶面贴合焊接有下翼缘板,所述下翼缘板的中部焊接固定有竖直腹板,所述竖直腹板的顶面焊接固定有上翼缘板,所述竖直腹板位于上翼缘板的中部,所述上翼缘板比 下翼缘板的宽度宽。
优选的,所述上翼缘板比下翼缘板的厚度大。
基于上述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其安装结构为:相邻两块第一钢板桩之间连接有第二钢板桩。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板桩的凹槽方向相反。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板桩的凹槽方向可相同,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而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均为拉森钢板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腹板的高度及厚度,翼缘板的宽度及厚度,调整结构的刚度,从而充分提高了组合截面的截面惯性矩,增加了组合结构的刚度与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组合钢板桩的受力合理,避免了钢材浪费,施打工艺简单,不增加工程量,具有经济高效的优势。此外,利用钢板桩与焊接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的板桩,因刚度大幅度提高,可减少围檩层数,减少体系转换。同时若将该组合板桩应用于深水施工,解决了常规15m以上水头差的深水单壁钢板桩围堰结构施工困难的问题,避免了采用造价昂贵的双壁钢围堰或施打难度大的管桩钢围堰,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组合钢板桩性能优越,在江、河内及周边软黏土地区等特殊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可推广价值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其中,1—第一钢板桩,2—下翼缘板,3—竖直腹板,4—上翼缘板,5—第二钢板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包括拉第一钢板桩1,第一钢板桩1的顶面贴合焊接有下翼缘板2,下翼缘板2的中部焊接固定有竖直腹板3,竖直腹板3的顶面焊接固定有上翼缘板4,竖直腹板3位于上翼缘 板4的中部,上翼缘板4比下翼缘板2的宽度宽;上翼缘板4比下翼缘板2的厚度大。
如图2—3所示,相邻两块第一钢板桩1之间连接有第二钢板桩5,第一钢板桩1与第二钢板桩5的凹槽方向相反;第一钢板桩1和第二钢板桩5均为拉森钢板桩。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不等宽翼缘型钢组合钢板桩结构,由不等宽翼缘型钢和钢板桩组合而成。其中不等宽翼缘型钢以三块不等长的钢板焊接组合而成,上翼缘板4比下翼缘板2宽,并通过与钢板桩现场焊接连接组合形成组合钢板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5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村道路路况快速调查装置及调查车
- 下一篇:一种钢管桩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