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片及包含该插片的密封接线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5598.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艾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1/11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密封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片及包含该插片的密封接线头。
背景技术
密封接线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家用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大型中央空调压缩机中,密封接线头上连接有插片,该插片中部设有一个中间定位部6,与插片连接的插片式接线端子,在接线端子相应位置设有一个与中间定位部6配合的凸点10,接线端子的两侧向靠近凸点的方向卷起,卷起结构9形成一个可以配合插片的容腔,凸点10卡在中间定位部6内,使得接线端子与插片连接。
插片式接线端子在使用时需要用力插入,造成拆卸困难,且极易损坏接线端子上的凸起,例如常用的标准接线端子(型号为AMP41802)其结构如图1-图4,接线端子的中部为内凹形状,弹力大,而现有的插片与接线端子中部接触的那一面表面为平面,结构如图5-图9,当接线端子插入插片时,接线端子上的凸点10与插片的平面会产生过大的接触摩擦,当凸点10到达中间定位部6时,已磨损或损伤较为严重,实际起到卡位配合的关系一般。同时,插片与密封接线头的接线柱在电阻焊的焊接过程中,需要施加很大的压力将插片与接线柱压紧固定,因此,极易造成插片的变形,而一旦变形,就更加增加插片与接线端子的组装难度。
中国申请号为201610053774.X,申请日为2016-1-26,名称为《插片式接线端子结构和变频压缩机》的发明专利申请,该发明公开了插片式接线端子结构包括接线端子和插片,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座,两个分别与接线端子座两侧相连的卷起结构,翘板;翘板和插片中,一者设有卡孔,另一者设有与卡孔卡接配合的凸起;接线端子座具有容纳翘板的容纳通孔,翘板的连接端与容纳通孔的孔壁转动连接;翘板具有操作部,当插片与翘板卡接时,对操作部施加作用力,翘板向远离插片的一侧转动。该发明公开的插片式接线端子结构,简化拆卸,也避免了在拆卸过程中损坏接线端子和插片;插片和接线端子之间不易发生松动,提高整个插片式接线端子结构的电气连接的牢固性,提高使用寿命。但未能达到插片组装困难,不易变形,方便安装,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插片组装困难、易变形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片及包含该插片的密封接线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插片,所述插片包括端头、本体和底脚,插片包括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设有中间定位部、供待连接接线端子上的凸点滑移的凹槽,所述第二面上设有凸起的焊接点。
更优地,所述的凹槽为纵向连贯的凹槽,所述中间定位部位于所述凹槽内,凹槽为凹陷的弧形结构或者凹台结构;或者,所述的凹槽由分开的上、下纵向排列的两部分组成,中间定位部位于该两部分之间,凹槽为凹陷的弧形结构或者凹台结构。
更优地,所述中间定位部为凹陷结构,其底面为平面或弧面;或者中间定位部为在凹槽内的开孔。
更优地,所述凹槽由端头的区域内延伸至底脚的区域内;或者,所述凹槽纵向位于本体的区域内;或者,凹槽一端位于端头与本体交接处的位置,另一端位于本体的区域内。
更优地,除了凸起的焊接点,所述第二面上与凹槽对应的位置处为外凸结构。
更优地,所述第二面上,焊接点最凸出位置与第二面平面的距离>第二面上对应中间定位部的位置与第二面平面的距离≥所述外凸结构最凸出位置与第二面平面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面上,焊接点最凸出位置与第二面平面的距离>所述外凸结构最凸出位置与第二面平面的距离>第二面上对应中间定位部的位置与第二面平面的距离。
更优地,所述第二面上与凹槽对应处与第二面的平面齐平,第二面上对应中间定位部的位置与第二面的平面齐平。
更优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1-2mm,凹槽的宽度介于中间定位部的直径与3mm之间。
更优地,所述凹槽深度优选为0.01-0.2mm。
基于上述提供的插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密封接线头,包括:接线柱和插片,接线柱与插片的焊接点焊接固定,所述插片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插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艾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艾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5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充电磁吸线和转接头
- 下一篇:一体化底座的接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