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油耐磨牵引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6009.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卢大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8 | 分类号: | B62D5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25 | 代理人: | 潘雯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油 耐磨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油耐磨牵引销。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大卡车通常包括前后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前面有驱动能力的车头叫牵引车,后面没有牵引驱动能力的车叫挂车,挂车是被牵引车拖着走的。而挂车有分为全挂和半挂,全挂、半挂则是基于前面牵引车的连接方式不一样而进行的区分。
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半挂车一般是三轴半挂车,其种类分为十一米仓栏半挂车,十三米仓栏,低平板半挂车等好多种类。是通过牵引销与半挂车头相连接的一种重型的运输交通工具。
牵引销是半挂全挂车中应用的连接牵引车和挂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安装在半挂车的牵引板上,和牵引车组合时,牵引销插入牵引车尾部的鞍座完成配合。如图1所示,现有的牵引销通常包括托盘和牵引销本体,二者通过螺栓组合固定。牵引销虽然不是十分复杂和引人注目的部件,但却是一辆半挂牵引车最为重要的安全设备,如果操作失误或者保养维护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在日常使用时,为了防止牵引销及相关部件磨损,通常会在牵引销外部注入润滑油脂,然而现有的牵引销没有储油功能,润滑油脂很容易流失,导致润滑不足,进而对牵引销和鞍座等零件造成磨损,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长期保持润滑的牵引销。
一种注油耐磨牵引销,包括托盘、牵引销本体和若干螺栓;所述托盘和牵引销本体各开设有互相配合的螺孔,通过所述螺栓组装在一起,所述托盘和牵引销本体内开设有互相配合的储油槽,组合形成储油腔;所述托盘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储油腔的托盘注油孔;所述牵引销本体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储油腔的出油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引销能从其托盘顶部加入润滑油较为便捷,其内部还设有储油腔,能长时间保持牵引销外围的润滑度,防止其过快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销本体与所述托盘配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储油槽,所述托盘与所述牵引销本体配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储油槽,所述第一储油槽和第二储油槽组合形成储油腔。该设置的牵引销结构简单,托盘和牵引销本体组合后即能形成储油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油槽小于所述第二储油槽。该设置能减缓润滑油的流失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注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油孔的直径。该设置使注油的速度较块而出油的速度较慢。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销本体还开设有牵引销注油孔,所述牵引销注油孔连通所述出油孔和储油腔。该设置进一步控制的牵引销中润滑油流失的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销注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油孔,且小于所述托盘注油孔。阶梯式递减的径口,保持润滑油在牵引销内部的流通的顺畅,减缓润滑油流失的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孔沿所述牵引销本体径向开设。改设置使润滑油能顺利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注油孔和所述牵引销注油孔同轴设置。该设置保持润滑油流动的通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油耐磨牵引销顶部开设有注油孔,能方便地加入润滑油,而且牵引销内部还设有储油腔,润滑油可以储存在牵引销体内,通过储油孔逐渐流出,能长时间保持牵引销的润滑程度,从而使牵引销更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牵引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油耐磨牵引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油耐磨牵引销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油耐磨牵引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油耐磨牵引销的立体分解图。一种注油耐磨牵引销,包括托盘1、牵引销本体2和若干螺栓3。所述托盘1和牵引销本体2各开设有互相配合的螺孔,通过所述螺栓3组装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1和牵引销本体2各共有八个螺孔,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包含八个螺栓3。所述托盘1和牵引销本体2内开设有互相配合的储油槽,组合形成储油腔。所述托盘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储油腔的托盘注油孔。所述牵引销本体2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储油腔的出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