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6812.X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祖恺先;廖环武;陆健;叶未行;林明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1/087;B28B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何承鑫 |
地址: | 53040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属于高铁轨道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而且列车时速可以达到400公里以上。无砟轨道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避免了飞溅道砟。随着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国内在城际铁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轨道形式,由于施工操作精度和本身轨道板结构外观尺寸和承载面的影响,导致铁路运行中轨道板翘曲和板下填充层开裂,是目前CRTSⅢ型板轨道形式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轨道板的尺寸精度控制是无砟轨道铺设精度控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无砟轨道板是浇铸混凝土的预制件,需要通过相应的轨道板模具生产。目前市场上大多使用的模具,需要多组模具同时设置,工人操作空间小、效率低、施工周期长,并且轨道板模具固定设置,拆模、合模操作困难,很难保证模具安装精度、模具的重复使用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砟轨道板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包括底模、可拆卸连接在底模前后两侧的侧模、可拆卸连接在底模左右两端的端模,侧模和端模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底模、侧模和端模装配后形成的空间体腔与轨道板的外部形状相匹配。
所述底模与侧模之间、侧模与端模之间以及底模与端模之间采用密封装置,防止制板时漏浆。
所述底模的底板上设有承轨台模,承轨台模上设有绝缘套管定位装置。
底模底部通过振动器联接件可拆卸连接有振动器。
所述侧模设有起吊预埋套管定位装置,侧模和端模均设有锥形锚固件,用于固定安装预应力张拉筋。
所述底模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限位的固定螺丝孔。
所述底模的底板上设有四个接地端子孔位。
所述底模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腿总成。
所述底模底部设有四个千斤顶承台,以底模的横向和纵向中心线为基准呈对称布置。
所述侧模和端模上设有托辊总成,便于侧模和端模的拆卸和安装。
所述侧模横梁和端模横梁各设有两个支撑架承台,呈对称布置;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承台,在无砟轨道板模具张拉作业时起到固定支撑侧模横梁和端模横梁的作用,防止模具发生变形。
所述侧模和端模之间连接的圆角模成45度分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板模具,底模与侧模、端模之间采用密封装置,防止制板时漏浆,保证了轨道板的质量;操作简便可靠,脱模容易,拆卸快速,模具重复利用率高,维护方便,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模具生产出的轨道板高精度和平整度符合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板模具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板模具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板模具左视图。
附图标志:底模1,侧模2,端模3,振动器联接件4,振动器5,起吊预埋套管定位装置6,锥形锚固件7,固定螺丝孔8,接地端子孔位9,支腿总成10,千斤顶承台11,托辊总成12,支撑架承台13,支撑架14,承轨台模1-1,绝缘套管定位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包括底模1、可拆卸连接在底模1前后两侧的侧模2、可拆卸连接在底模1左右两端的端模3,侧模2和端模3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底模1、侧模2和端模3装配后形成的空间体腔与轨道板的外部形状相匹配。
底模1与侧模2之间、侧模2与端模3之间以及底模1与端模3之间采用密封装置,防止制板时漏浆,保证了轨道板的质量。
底模1的底板上设有承轨台模1-1,承轨台模1-1上设有绝缘套管定位装置1-2;底模1底部通过振动器联接件4可拆卸连接有振动器5,拆装方便。
侧模2设有起吊预埋套管定位装置6,便于脱模时起吊;侧模2和端模3均设有锥形锚固件7,用于固定安装预应力张拉筋,以抵抗轨道板静荷载、热应力、机械转动或震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8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