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脉血管内干细胞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7272.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代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干细胞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或药物注射的一种医疗器材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冠脉血管内干细胞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冠脉血管术手术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 (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 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该种方式多用于治疗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血液供应出现问题的疾病。而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故心肌梗死后不能通过细胞再生获得修复,需要通过器械将干细胞输入到冠脉血管内部。
目前的将干细胞释放到冠脉血管内部需要将输液管通过引导针引入冠脉血管内部,通常人体外部会预留一部分输液管,通过外界输液管将干细胞输入到冠脉血管内部,由于目前预留在人体外部的输液管没有很好的保护装置,长时间放置,导致细菌黏附在输液管内部,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外部输液管在连接时比较固定没有很好的缓冲了,导致力度过大时,对身体内部的输液管产生偏移,需要对外部的输液管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脉血管内干细胞释放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冠脉血管内干细胞释放装置,包括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左端安装有引导针,所述第一输液管右端弯曲处设有单手夹,所述第一输液管右端部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内部开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下表面设有第二输液管和橡胶柱,且橡胶柱位于第二输液管的两侧,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下端贯穿固定盘的底部,且第二输液管延伸至第一输液管的内部,所述固定盘上表面边缘处通过扭簧连接有覆盖板,且扭簧一端连接在覆盖板的一侧表面上,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盘的边缘处表面上,所述覆盖板上表面设有右端部设有挂环,所述固定盘右侧表面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挂环相挂接,所述覆盖板中部开有通孔槽,所述覆盖板内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处纵向贯穿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表面套有弹簧,所述连接柱上端部连接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上端部嵌于通孔槽内部,所述连接柱下端部连接有酒精棉。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与外接输液管接口处规格相匹配,所述第二输液管延伸到第一输液管内部的长度为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橡胶柱黏合在固定盘开有的空腔底部,所述橡胶柱为螺旋弹簧状橡胶柱。
优选的,所述酒精棉与连接口之间间距为两厘米,所述酒精棉与连接口相对设置,且酒精棉与连接口规格相匹配,所述酒精棉黏合在连接柱的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覆盖板为圆盘状,所述覆盖板四周表面边缘处黏合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在第一输液管右端部安装有固定盘,固定盘内部开有空腔,在连接口下表面通过橡胶柱与空腔底部连接,在连接外接输液管时,手的力度过大时橡胶柱起到缓冲作用,起到保护身体内部的第一输液管不会受到里的作用下,产生偏移,在固定盘上表面通过扭簧连接有覆盖板,便于将连接口覆盖在固定盘的内部,防止外界细菌的进入,在覆盖板内部设有按压块,按压块下表面通过连接柱连接有酒精棉,在使用连接口时,按下按压块通过连接柱带动酒精棉向下运动,即可使得连接口与酒精棉接触,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盘与覆盖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覆盖盘结构剖面图。
图中:1第一输液管、2引导针、3单手夹、4固定盘、5连接口、6第二输液管、7橡胶柱、8覆盖板、9挂环、10挂钩、11扭簧、12固定板、13连接柱、14按压块、15弹簧、16酒精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7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自补偿的化合物半导体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