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片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7469.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郑直;邢涛;郝斌;苗劲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S40/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2253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片 电池 组件 | ||
1.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3)及三个电池串组(71、72、73),三个电池串组并排设置,且第一电池串组(7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池串组(72)的正极;第二电池串组(72)的负极连接第三电池串组(73)的正极;每个电池串组由一个或多个电池串(7)组成,每个电池串(7)由若干等面积切割的电池片(8)串联构成;所述的接线盒(3)设置在组件背面短边侧的中部,接线盒(3)内部有三个电极(51、52、53),第一电极(51)连接第一电池串组(71)的正极,第二电极(52)连接第二电池串组(72)的正极或负极,第三电极(53)连接第三电池串组(73)的负极,第一电极(51)与第一电池串组(71)的正极不在同一侧时,第一电极(51)与第一电池串组(71)的正极通过跨接汇流条(9)连接,或者第三电极(53)与第三电池串组(73)的负极不在同一侧时,第三电极(53)与第三电池串组(73)的负极通过跨接汇流条(9)连接;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之间、第二电极(52)和第三电极(53)之间分别通过旁路二极管(6)连接;所述的三个电池串组(71、72、73)并排设置且串联连接:极性相反的两个相邻电池串组的电极之间通过汇流条(5)连接,极性相同的两个相邻的电池串组的电极之间通过跨接汇流条(9)连接;所述的跨接汇流条(9)设置在组件背面且沿电池串(7)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51)连接第一电池串组(71)的正极,第一电池串组(7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池串组(72)的正极;第二电极(52)连接第二电池串组(72)的负极,第二电池串组(72)的负极连接第三电池串组(73)的正极;当第三电池串组(73)的正极和接线盒(3)设置同侧时,第三电池串组(73)的负极通过跨接汇流条(9)与第三电极(53)连接;当第三电池串组(73)的负极和接线盒(3)设置同侧时,第三电池串组(73)的正极通过跨接汇流条(9)与第二电极(5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51)连接第一电池串组(71)的正极,第二电极(52)连接第一电池串组(71)的负极和第二电池串组(72)的正极;第二电池串组(72)的负极连接第三电池串组(73)的正极;第三电极(53)连接第三电池串组(73)的负极;当第一电池串组(71)的正极和接线盒(3)设置同侧时,第一电池串组(71)的负极通过跨接汇流条(9)与第二电极(52)连接;当第一电池串组(71)的负极和接线盒(3)设置同侧时,第一电池串组(71)的正极通过跨接汇流条(9)与第一电极(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跨接汇流条(9)与电池片(8)之间设置有用于绝缘的绝缘垫条(10),所述的跨接汇流条(9)宽度小于绝缘垫条(10)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串组中的多个电池串(7)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二极管(6)的正负极与电池串组的正负极反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切片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片(8)为半片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74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的聚光光伏塔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主栅电池片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