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贴身纸尿裤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8364.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A61F13/494;A61F13/5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9 | 代理人: | 李晓亮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贴身 纸尿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尿裤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贴身纸尿裤。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纸尿裤的结构主要包括表面包覆层、导流层、吸收芯层和防漏底膜。婴儿纸尿裤是一个复杂的“渗透一扩散一吸收″系统,每一层的结构与性能都会影响这一系统。其性能要求包括:干爽、舒适、不漏。当把尿液注向纸尿裤时,尿液最先接触表面包覆层,然后向具有较大的空隙或者亲水性的面层渗透进入导流层,而面层两侧的腿口防侧漏隔边较大的疏水性可以有效防止尿液不能快速下渗而发生的侧漏;接着液体沿着导流层较大的纵向纤维分布而向纵向扩散,导流层既增加了吸收区域,也可以暂存液体,防止了液体过快下渗而导致的凝胶阻塞,最后液体逐渐进入吸收芯层而被吸收,而在压力的作用下,一些未被全部吸收的尿液又通过导流层反渗到面层,过多的回渗量将影响皮肤接触面的干爽性,影响纸尿裤的使用性能。芯层是纸尿裤的关键结构部位,其吸收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纸尿裤吸液质量。
本发明在对市面上现有纸尿裤产品研究后,发现现有的纸尿裤的裤裆部位不符合人体的穿戴形状,不能更好的贴近人体的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弹性贴身纸尿裤,解决了现有的纸尿裤裤裆部位不符合人体的穿戴形状,不能更好的贴近人体的皮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贴身纸尿裤,包括主体及分别连接于主体两端的前腰部和后腰部,所述前腰部设置有前腰贴,所述后腰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前腰贴相适配的左右腰贴,所述主体包括防漏底膜、设置于防漏底膜上的透液性底层、被透液性底层与防漏底膜包裹的主吸收体、设置在防漏底膜上且位于透液性底层两侧的无纺布、设置在主体两侧且被无纺布与防漏底膜包裹的腿部橡筋,还包括设置于透液性底层上的加强吸收体,所述加强吸收体的纵向两端分别与透液性底层粘合,所述所述加强吸收体的横向两侧内分别设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主吸收体包括复数个沿主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吸收芯。
进一步的,加强吸收体包括设置在透液性底层上的表层透液无纺布以及包裹在透液性底层和表层透液无纺布之间的加强吸收芯,所述加强吸收芯纵向两端分别与透液性底层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吸收芯的纵向长度小于或等于主吸收体的长度,所述加强吸收芯横向最大宽度不大于主吸收体80%。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吸收芯的中部与透液性底层不粘合或者粘合面积不大于整个加强吸芯平面投影面积的10%。
进一步的,所述主吸收体包括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两片吸收芯,所述两片吸收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吸收芯最大横向宽度的30%。
更进一步的,所述透液性底层上且位于加强主吸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漏隔边,所述防漏隔边内部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有隔边弹性构件。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弹性贴身纸尿裤,采用主吸收体和加强吸收体双层吸收结构,加强纸尿裤的吸液性能,并且通过设置加强吸收体使纸尿裤的裆部设计形状更符合人体的穿戴形状,更贴近人体的皮肤;进一步的加强吸收体的加强吸收芯包裹在透液性底层和表层透液无纺布之间是可以进行适当的移动的,这样把加强吸收芯受侧向力相应地减小,变形量减小,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和切身效果;进一步的主吸收体是由两片吸收芯构成,两片吸收芯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样使吸收体的两片吸收芯跟随人体运动,保持与人体的紧密结合;进一步的,通过防漏隔边的设置有效的防止排泄物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弹性贴身纸尿裤,包括主体及分别连接于主体两端的前腰部和后腰部,纸尿裤的长度方向为主体的长度方向,纸尿裤的宽度方向为主体的宽度方向,所述前腰部设置有前腰贴9,所述后腰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前腰贴9相适配的左右腰贴12,所述主体包括防漏底膜8、设置于防漏底膜8上的透液性底层3、被透液性底层3与防漏底膜8包裹的主吸收体、设置在防漏底膜8上且位于透液性底层3两侧的无纺布7、设置在主体两侧且被无纺布7与防漏底膜8包裹的腿部橡筋11、设置于透液性底层3上的加强吸收体、设置于透液性底层3上且位于加强主吸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漏隔边5,所述防漏隔边5内部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有隔边橡筋6,通过防漏隔边5有效防止排泄物的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8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