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带孔洞石膏板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9712.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富涛;徐立新;田军;李欣;孙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新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B28B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孔洞 石膏板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模具,具体是一种表面带孔洞石膏板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石膏板作为室内装饰板材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它是一种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是当前着重发展的新型轻质板材之一。在一些特殊场合应用中,例如吸音板,需要石膏板表面带有孔洞。但是带有孔洞的石膏板在成型时,相对困难,且在脱模时也存在较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膏板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结构简单,脱模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面带孔洞石膏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上设置注入孔,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枢轴连接,在上模和下模上设置若干成型棒,所述成型棒的位置与石膏板上孔洞的位置相对应;成型棒深入到上模和下模内部,成型棒深入上模和下模内的深度与石膏板上孔洞的深度相一致;成型棒的直径与石膏板上孔洞的直径相一致;成型棒和上模、下模采用螺纹连接,成型棒中部设置螺纹,螺纹的高度自成型棒顶部至成型棒底部逐渐发生变化,成型棒底部的螺纹与上模、下模贴合,成型棒顶部的螺纹与上模、下模之间存在空隙。
优选的,在成型棒的顶部设置横向的转动杆。
优选的,成型棒中部设置外螺纹。
优选的,成型棒中部螺纹的高度自成型棒顶部至成型棒底部逐渐增加。
优选的,在上模和下模表面上各固定一个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上模和下模上设置成型棒,成型棒中部设置螺纹,可以在上模和下模中旋转,当需要成型时,将成型棒旋入,石膏板便形成相应的孔洞;当石膏板凝结后旋动成型棒可以将成型棒缓慢退出,避免直接硬拔对石膏板可能造成的损伤。
2、成型棒底部的螺纹与上模、下模贴合,成型棒顶部的螺纹与上模、下模之间存在空隙。如此设计在需要脱模时,可以向成型棒顶部螺纹和上模、下模之间的空隙中注入脱模剂,脱模剂顺着空隙流入到成型棒和石膏板接触的底部,保证脱模的顺利进行。
3、在成型棒的顶部设置横向的转动杆,方便成型棒进入与退出。
4、在上模和下模表面上各固定一个把手,可以方便的将上模和下模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实用新型中成型棒与上模、下模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上模;2、下模;3、注入孔;4、成型棒;5、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表面带孔洞石膏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之间通过枢轴连接,在上模1上设置注入孔3,在上模1和下模2上设置若干成型棒4,所述成型棒4的位置与石膏板上孔洞的位置相对应;成型棒4深入到上模1和下模2内部,成型棒4深入上模1和下模2内的深度与石膏板上孔洞的深度相一致;成型棒4的直径与石膏板上孔洞的直径相一致;成型棒4和上模1、下模2采用螺纹连接,成型棒4中部设置螺纹,螺纹的高度自成型棒4顶部至成型棒4底部逐渐发生变化,成型棒4底部的螺纹与上模1、下模2贴合,成型棒4顶部的螺纹与上模1、下模2之间存在空隙。
在成型棒4的顶部设置横向的转动杆5,成型棒4中部设置外螺纹,成型棒4中部螺纹的高度自成型棒4顶部至成型棒4底部逐渐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上模1和下模2上设置成型棒4,成型棒4中部设置螺纹,可以在上模1和下模2中旋转,当需要成型时,将成型棒4旋入,石膏板便形成相应的孔洞;当石膏板凝结后旋动成型棒4可以将成型棒4缓慢退出,避免直接硬拔对石膏板可能造成的损伤。(2)成型棒4底部的螺纹与上模1、下模2贴合,成型棒4顶部的螺纹与上模1、下模2之间存在空隙。如此设计在需要脱模时,可以向成型棒4顶部螺纹和上模1、下模2之间的空隙中注入脱模剂,脱模剂顺着空隙流入到成型棒4和石膏板接触的底部,保证脱模的顺利进行。(3)在成型棒4的顶部设置横向的转动杆5,方便成型棒4进入与退出。(4)在上模1和下模2表面上各固定一个把手,可以方便的将上模1和下模2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新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兰州新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9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高速无砟铁路岔枕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