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0011.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宋雪飞;托马斯·施澜索;湛忠福;李加林;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梅林(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12 | 分类号: | B65B3/1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密封胶 分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分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
背景技术
欧洲等地的客户通常喜欢用大包装产品,比如200L钢桶,内盛300kg,这种包装适合自动化程度高,产量稳定,大批量生产的客户,可以节约换桶时间,并减少桶内残余物料,既经济又环保。国内客户的订单不够稳定,更喜欢用30kg小桶包装,需要将进口的大桶物料分装成小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大桶原胶重新真空混合后,通过液压压料机,经过过滤器进行分装。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1.效率低:需要分散过程,程序复杂的同时,也造成更多的损耗。2.用工多:产品分装经历了混合,压料,过滤和包装等环节,工序复杂,用工较多。3.环保性差:分散完毕后,分散桨及桶壁上的物料需要清理掉,不可避免用到溶剂,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分装步骤多,物料有残余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包括压料机,所述压料机上设有伸缩杆,所述压料机一侧设有输送轨道,所述压料机的另一侧设有支架,所述压料机内设有大桶,所述伸缩杆底部设有压盘,所述压盘上连接有主输料管,所述主输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多根分输料管,所述分输料管安装于支架上,所述分输料管远离主输料管一端设有球阀,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移动台秤,所述移动台秤上放置有小桶。
优选的,所述主输料管根据产品的型号配备有多种不同的型号。
优选的,所述压盘上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压盘通过快速接头与EPDM管连接,EPDM管与主输料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输料管至少预设有四根,且分输料管通过U型管卡锁紧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球阀的底部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前,铺设输送轨道,将大桶输送至压料机内,根据不同物料选取不同的型号的主输料管,移动台秤将小桶移位至球阀正下方;然后开启压料机,压盘下压至大桶内,物料从主输料管输送至分输料管内,最后排放至小桶内,此实用新型设备造价低,设施易操作,每种产品对应不同型号,不造成污染和浪费,压盘小,少残余,节约物料的同时又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的压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的分输料管及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送轨道1、大桶2、压盘3、压料机4、液压缸41、伸缩杆42、主输料管5、分输料管6、球阀7、过滤网8、支架9、小桶10、移动台秤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分装系统,包括压料机4,压料机4上设有伸缩杆42,伸缩杆42通过液压缸41驱动,压料机4一侧设有输送轨道1,压料机4的另一侧设有支架9,压料机4内设有大桶2,伸缩杆42底部设有压盘3,所述压盘3通过快速接头与EPDM管连接,EPDM管与主输料管5连接。
压盘3上连接有主输料管5,主输料管5根据产品的型号配备有多种不同的型号。
主输料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多根分输料管6,分输料管6至少预设有四根,分输料管6通过U型管卡锁紧在支架9上,分输料管6远离主输料管5一端设有球阀7,球阀7的底部设有过滤网8,支架9的一侧设有移动台秤11,移动台秤11上放置有小桶10。
使用前,铺设输送轨道1,将大桶2输送至压料机4内,根据不同物料选取不同的型号的主输料管5,移动台秤11将小桶10移位至球阀7正下方;然后开启压料机4,压盘下压至大桶2内,物料从主输料管5输送至分输料管6内,最后排放至小桶1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梅林(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科梅林(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0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