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针灸辅助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1232.X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国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40 | 代理人: | 黄山 |
地址: | 256613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针灸 辅助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针灸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时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控制和操作,将针体刺入穴位后,手指捻转针柄,使针体震动刺激穴位,需要医务人员准确认穴,对医务人员的经验要求和熟练度要求比较高,现有的灸疗技术不方便将“针”和“灸”同时进行,灸疗也达不到最佳效果,手部有细菌,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后果比较严重,虽然目前有针灸定位装置,但是在定位时不够定位准确,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针灸辅助定位装置,方便进行针灸定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医用针灸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板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定位板上铰接有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有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铰接有针灸板的上端,所述针灸板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针灸板下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两个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连接带有半圆孔的夹持块,所述T型滑块分别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滑槽内侧,所述针灸板下端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槽由所述定位板上的两个限位块组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连接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连接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针灸板下端滑槽内的T型滑块通过弹簧设置在滑槽内,两个夹持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挤压在一起,用来针灸的银针可以夹在两个夹持块中间;
通过底座上的定位孔可以进行穴位的位置确定;
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定位板上,通过缓慢摇动把手,带动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运动,最终使针灸板上下移动,控制银针上下移动,可以准确操控银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板,2、针灸板,3、限位块,4、滑槽,5、T型滑块,5A、夹持块,6、定位孔,7、底座,8、把手,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四连杆,13、弹簧,14、铰接柱,1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下方设有底座7,所述定位板1上铰接有第一连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0,所述第二连杆10铰接有第三连杆11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11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定位板1上,所述第三连杆1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连杆12,所述第四连杆12铰接有针灸板2的上端,所述针灸板2位于限位槽15内,所述针灸板2下端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设有两个T型滑块5,所述T型滑块5连接带有半圆孔的夹持块5A,所述T型滑块5分别通过弹簧13连接在所述滑槽4内侧,所述针灸板2下端的所述底座7上设有定位孔6,两个夹持块5A的半圆孔结合组成的圆孔正对定位孔6,使得穿过圆孔的银针能够穿过定位孔6进行针灸。
所述限位槽15由所述定位板1上的两个限位块3组成。
所述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的铰接处连接有铰接柱14,所述铰接柱14连接有把手8。
所述底座7采用透明材料,便于观察穴位,通过定位孔6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国,未经王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1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