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涡轮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1410.9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禹;郝旭涛;陈林;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D9/02;F01D5/14;F01D2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涡轮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涡轮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煤炭仍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占总消费能源的70%以上。另一方面,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使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矿物燃料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烟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室外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节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其非常重大的意义。除了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可用于发电外,如何将石化燃烧的余热和余气进行充分利用,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有效利用余热,余气进行二次发电的一种新型涡轮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涡轮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前端外缘与一前壳体焊接固定密封安装,该后壳体的前端内缘安装有一隔板,该隔板将后壳体和前壳体分隔为两个腔体,所述隔板与后壳体同侧的端面与后壳体之间形成发电机容置腔,该隔板的另一侧端面与前壳体之间形成叶轮腔,所述发电机容置腔内安装有一发电机,该发电机旋转轴的前端部由隔板中部制出的通孔穿出位于叶轮腔内,该旋转轴的前端部同轴安装由一叶轮,该叶轮与旋转轴同心同速转动,位于所述叶轮旁侧的前壳体前端面向外凸起一体制出一环形气道,所述环形气道的一端沿其切线方向延伸制有一延伸气道,该延伸气道的端部制有进气口,所述环形气道位于叶轮前端的对应位置内缘制有一出气口。
而且,所述发电机内缘安装有定子,该发电机的前端转动安装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后端部安装有转子,该旋转轴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后壳体的后端安装有接线柱,该接线柱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接。
而且,所述叶轮的叶片与进气口的气流冲角角度为-20°至10°。
而且,所述出气口外侧与一气嘴采用迷宫式密封固定安装。
而且,所述旋转轴和叶轮通过平键和键槽将叶轮与旋转轴的径向进行限位,该旋转轴的前端部安装有螺母将叶轮与旋转轴的轴向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后壳体和前壳体焊接固定,形成一与外部完全隔离密封的空间,叶轮腔仅可通过延伸气道制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保证集中进气,单向出气有效防止了外部空气乱流对叶轮转动造成的影响,保证了叶轮对气流的敏感性,从而通过工质流经叶轮产生的动能带动旋转轴和转子同心同速转动切割磁感线进行发电;后壳体安装的接线柱将发电机产生的电接至外部的储电或用电设备;叶轮的叶片与进气口的气流冲角角度为-20°至10°可保证其与工质的充分接触,有效转动;气嘴通过迷宫式密封的固定方式,进一步防止外部乱流对叶轮造成的影响,防止外部的空气流入出气口;旋转轴和叶轮通过键槽和平键以及螺母,在轴向和径向方向分别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叶轮与旋转轴的同心同速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去除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涡轮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包括一后壳体6,所述后壳体的前端外缘与一前壳体7焊接固定密封安装,该后壳体的前端内缘安装有一隔板10,该隔板将后壳体和前壳体分隔为两个腔体,所述隔板与后壳体同侧的端面与后壳体之间形成发电机容置腔,该隔板的另一侧端面与前壳体之间形成叶轮腔,所述发电机容置腔内安装有一发电机15,该发电机旋转轴11的前端部由隔板中部制出的通孔穿出位于叶轮腔内,该旋转轴的前端部同轴安装由一叶轮3,该叶轮与旋转轴同心同速转动,位于所述叶轮旁侧的前壳体前端面向外凸起一体制出一环形气道4,所述环形气道的一端沿其切线方向延伸制有一延伸气道5,该延伸气道的端部制有进气口,所述环形气道位于叶轮前端的对应位置内缘制有一出气口8。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电机内缘安装有定子13,该发电机的前端转动安装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后端部安装有转子12,该旋转轴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后壳体的后端安装有接线柱14,该接线柱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叶片与进气口的气流冲角角度为-20°至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1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电性辊
- 下一篇:核极温度控制器及用于汽轮机的油管回路温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