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水养殖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2096.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5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邓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26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 养殖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是指一种流水养殖水槽。
背景技术
设施渔业是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运用各种最新科技手段,在陆上或海上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水体与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以科学的精养技术,实现鱼类全年的稳产、高产。由于它立足于环境保护,将产业与环境密切结合在—起,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存在的设施渔业产业形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大水体循环养殖、网箱(网围、网拦)等网养。由于工厂化养殖和大水体循环养殖投资成本高,水电费用大,设备要求复杂,运行维护成本也很高,因此只有应用于少数高档养殖品种中。而在水池养殖中,水体的流动性较差,容易造成缺氧,且池底产生的排泄物容易堆积,进而增加鱼类患病的可能;而频繁更换水体以及持续地注氧,会加剧养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养殖水槽,以解决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流水养殖水槽,包括矩形的槽体,在所述槽体的两端分别开有进水口、出水口,在所述槽体底部设有沿水流方向朝下倾斜的集污面,且在所述集污面的最低端设有排污槽,在槽体侧壁上开有与排污槽连通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堵头,还包括防溢板以及设置在槽体内壁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出水口覆盖,所述防溢板上端通过中心轴转动设置在槽体内,所述防溢板正对进水口,且防溢板下端与集污面之间留有间隙。
针对现有鱼类水池养殖的缺陷,发明人对水池进行了改进,即通过多个水池沿递减的水平高度连续分布,以确保水体在养殖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减小水量的耗用;并且在槽体底部设有高度沿水流方向朝下递减的集污面,即鱼类产生的排泄物沿倾斜的集污面逐步集中至排污槽中,在固定的期限内通过打开堵头将堆积在排污槽中的排泄物集中排除,确保槽体内水质符合鱼类正常生长的标准,减小患病的可能。
具体地,多个槽体连接成一条直线,且多个槽体的水平高度逐级递减,即相邻的两个槽体中,前一个槽体的出水口与后一个槽体的进水口连通,由此构成一个连续的水流流向;水流由进水口进入至第一个槽体后逐渐将该槽体注满,然后由该槽体的出水口流至第二个槽体的进水口,而持续注入的水流对防溢板形成冲击,且防溢板通过中心轴转动设置在槽体上,受到冲击的防溢板能够发生不同程度的摆动以减小水流对槽体中部的冲击,进而保证槽体中部的水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将槽体底部堆积的排泄物卷扬,确保槽体中部水质,以利于商品鱼类的生长。
在所述排污槽内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一端与通孔连通,排污管另一端端部上设有半圆形的初级筛网,沿排污管周向在其中部内壁上设有次级筛网,且所述初级筛网的筛孔孔径大于所述次级筛网的筛孔孔径。在商品鱼类的生长周期内,需要定期对槽体内的水体进行更换,同时将排污槽内的排泄物以及其他杂质清理,此时,位于排污槽内的排污管与通孔连通,打开堵头,大尺寸的杂质沿筛孔孔径相对较大的初级筛网进入至排污管中,而小尺寸杂质则沿筛孔孔径相对较小的次级筛网进入至排污管中,在保证槽体内商品鱼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对槽体进行清污工序,同时避免大尺寸杂质将次级筛网堵塞,以提高排污效率。
所述防溢板外表面上覆盖有布垫。作为优选,防溢板外表面上覆盖有布垫,防止喜好逆流的商品鱼类对防溢板形成冲击,以减小商品鱼类刮伤的几率。
所述过滤网沿远离所述出水口的方向弯曲形成一个半圆球形。作为优选,出水口出的水流流出后会在该区域附近产生吸力,容易将商品鱼类,特别是体型较小的商品鱼吸附在过滤网上,进而导致鱼类的损伤,而过滤网呈半圆球形,使得鱼类在水流产生吸力时与过滤网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降低鱼类摆脱吸附区域的难度,以实现降低损伤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槽体底部设有高度沿水流方向朝下递减的集污面,即鱼类产生的排泄物沿倾斜的集污面逐步集中至排污槽中,在固定的期限内通过打开堵头将堆积在排污槽中的排泄物集中排除,确保槽体内水质符合鱼类正常生长的标准,减小患病的可能;
2、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排污槽内的排污管与通孔连通,打开堵头,大尺寸的杂质沿筛孔孔径相对较大的初级筛网进入至排污管中,而小尺寸杂质则沿筛孔孔径相对较小的次级筛网进入至排污管中,在保证槽体内商品鱼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对槽体进行清污工序,同时避免大尺寸杂质将次级筛网堵塞,以提高排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2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