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配置隔板的管式正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2459.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华;树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隔板 管式正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构件,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极板,特别是一种不配置隔板的管式正极板。
背景技术
管式正极板是管式铅酸蓄电池中的核心构件,它由铅骨架、排管、活性物质和抽底塞和护套组成。当今,市售管式铅酸蓄电池配置的正极板均为片状,应用的排管为金属构件,此种材质的排管强度高、成型容易。其不足是金属构件具有导电性,安装中稍有偏差易造成正极板与配对的负极板短路,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故,现有技术正负极板之间安置绝缘材质制成的隔板。障碍性隔离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内置的隔板挤占了电池内部存储电解液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容量及循环使用寿命,所以有必要对管式正极板进行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不配置隔板的管式正极板,该管式极板内置的排管连接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既能包容活性物质,又起到绝缘相隔作用,而且显著节省配套电池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不配置隔板的管式正极板,它由铅骨架、护套、排管、活性物质和抽底塞组成。所述铅骨架由横梁底边等间距连接一排等长铅针组成,在横梁上加套绝缘材质的护套,每根铅针分别套装一根外管。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排管由一组横向拼接的外管组成,排管以铅针为中心定位连接横梁,在排管与内置铅针之间充填活性物质。所述抽底塞为橡胶质制品,抽底塞塞在排管底端管口。
上述结构中,所述排管用PE或PVC材料制成,其壁上均布的毛细孔率≥80%,最大孔径≤8μm,电阻≤0.0020Ω.dm2/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排管结构简单,成形容易,连接可靠;
2、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外管,除起到包容内置铅膏外,还具有绝缘功能,由此可省去电池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节省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使用寿命;
3、排管壁上预置的毛细孔密集,离子传递通道畅通,为提高电池的电性能创造了基础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图1侧视图。
图3是图1A-A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铅骨架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排管与内置铅针的底端、活性物质及抽底塞配合结构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不配置隔板的管式正极板,它由铅骨架1、护套2、排管3、活性物质4和抽底塞5组成。所述铅骨架1由横梁1.2底边等距连接一排等长铅针1.1组成,本实施例是用于制作GFMJ-300管式铅酸蓄电池的管式正极板,铅骨架1上共设19根铅针1.1。为了防止电池组装过程中横梁1.2不与配对的负极板接触,在横梁1.2上套装绝缘材质的护套2。另外,在每根铅针1.1上分别套装一根外管。所述排管3由一组横向拼接的外管组成,排管3以铅针1.1为中心连接铅骨架1的横梁1.2,在排管3与内置铅针1.1之间充填活性物质4,然后用橡胶质的抽底塞5与封堵排管3底端管口。本实用新型中的排管3用PE或PVC材料制成,其壁上均布的毛细孔率≥80%,最大孔径≤8μm,电阻≤0.0020Ω.dm2/片。这种排管3在结构中除起到包容内置的活性物质4外,还具有绝缘功能,在结构中可省去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节省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2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