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颗粒沉降速度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2563.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瀚;代淑娟;马芳源;胡志刚;李鹏程;肖立聪;张作金;刘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颗粒 沉降 速度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矿领域,涉及用于矿物颗粒沉降速度测算的一种固体颗粒沉降速度测定仪。
背景技术
颗粒松散分层是矿石中不同矿物分离分选的前提,而实现松散分层的必要条件是颗粒的运动,颗粒在介质的沉降是其最基本的运动形式,颗粒在介质受力的复杂性决定其沉降速度无法用受力分析及理论推导而获得。因而对固体颗粒沉降速度进行测定及计算很有意义。
目前常用的沉降管装置,存在上升水流不均、操作不便,操作不稳定、测量误差大、测量时间长等缺点,影响了其在科研及生产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颗粒沉降速度测定仪,整体结构紧凑,可高效、准确地对颗粒料径0.1-2或5mm之间窄级别物料的沉降速度进行测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固体颗粒沉降速度测定仪,包括溢流槽、沉降管、标尺、支架、循环水箱、调速循环水泵、缓冲水槽、流量计、物料阻隔筛、防物料溢出筛;沉降管上部设有溢流槽,溢流槽一侧侧面下部设有溢流管,溢流槽上端设有上盖;沉降管顶部设有防物料溢出筛;沉降管内设有物料阻隔筛;标尺固定在沉降管外部,沉降管通过支架固定支撑,标尺以物料阻隔筛上表面做标高的0点;沉降管下部设有缓冲水槽,沉降管与缓冲水槽插接,沉降管与缓冲水槽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缓冲水槽下部为锥形,底部与排水管连接,缓冲水槽与排水管为一体式结构,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缓冲水槽上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另一端通过调速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箱连接,进水管上连接有流量计、给水阀。
所述的沉降管为圆管状透明结构。
所述的物料阻隔筛的筛孔小于待测物料,以使物料不漏出,且使上升水流均匀。
所述的支架与沉降管通过固定夹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沉降速度测定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误差小、测量效率高,使沉降速度测定仪在科研及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得以方便发挥。采用调速循环水泵为沉降管注水,方便调整进水速度,提高数据的测量精度;通过物料阻隔筛的设置和筛孔的限定,使物料不漏出,且使上升水流均匀,同时标尺刻度从物料阻隔筛开始计,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使用循环水箱,可节约用水,使用过程中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 2-防物料溢出筛 3-溢流槽 4-溢流管 5-固定夹 6-沉降管 7-标尺8-物料阻隔筛 9-密封圈 10-流量计 11-给水阀 12-进水管 13-缓冲水槽 14-排水阀15-排水管 16-循环水箱 17-调速循环水泵 18-支架 1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一种固体颗粒沉降速度测定仪,包括溢流槽3、沉降管6、标尺7、支架18、循环水箱16、调速循环水泵17、缓冲水槽13、流量计10、物料阻隔筛8、防物料溢出筛2;沉降管6上部设有溢流槽3,溢流槽3一侧侧面下部设有溢流管4,溢流槽3上端设有上盖1;沉降管6顶部设有防物料溢出筛2;沉降管6内设有物料阻隔筛8;标尺7固定在沉降管6外部,沉降管6通过支架18固定支撑,标尺7以物料阻隔筛8上表面做标高的0点;沉降管6下部设有缓冲水槽13,沉降管6与缓冲水槽13插接,沉降管6与缓冲水槽1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9;缓冲水槽13下部为锥形,底部与排水管15连接,缓冲水槽13与排水管15为一体式结构,排水管15上设有排水阀14,缓冲水槽13上部连接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另一端通过调速循环水泵17与循环水箱16连接,进水管12上连接有流量计10、给水阀11。
其中,沉降管6为圆管状透明结构,可方便观察内部物料沉降情况。物料阻隔筛8的筛孔小于待测物料,以使物料不漏出,且使上升水流均匀。支架18与沉降管6通过固定夹5固定连接。
固体颗粒沉降速度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循环水箱16注水至最小用水量刻度处,最小用水量为沉降管6与缓冲水箱容积之和的1.5-2倍;
2)称取粒度为0.1-2或5mm的待测窄级别物料,打开溢流槽3上盖1和防物料溢出筛2,将称好的物料倒入沉降管6,物料粒群的重量由物料阻隔筛8支承,并呈自然堆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2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