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3556.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奇欣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3 | 分类号: | H01H13/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发光 键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键盘领域,特别是涉及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发光键盘结构复杂,如图1所示,传统发光键盘由按键I、上柔性电路板II、下柔性电路板III及导光板IV四层结构构成;靠处于最底下的导光板发出光线,光线穿过透明的导电层,照射在按键上的透明窗,透明窗做成数字或字符,让使用者在黑暗环境使用键盘仍能看清键盘上的字符,从而能在黑暗环境使用带键盘的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传统LED导光板使用LED当做光源,靠导光板的有机玻璃片的全反射面,让光线在有机玻璃内传输,再在有机玻璃表面印制光散射点,当光线在有机玻璃内传输时碰到表面的散射点后,散射点破坏有机玻璃表面的全反射状况,光线便在散色点的位置散射出有机玻璃,使LED导光板的表面发光,当有机玻璃表面设置许多散射点,便使整面的光线由有机玻璃表面射出经由透明的导电层,经过按键上的窗口,使按键发光。但因传统LED导光板是靠破坏有机玻璃表面的全反射使光线射出有机玻璃片,而按键需要多少光线,无按键处不须要光线以增加照明效率,减少光能损耗,使电子设备更省电,所以散射点的位置,散射点的大小须要随按鉴设计而改变,所以除了散射接触,否则接触的其它原件破坏有机玻璃的表面全反射特性后,光线会从与原件的接触面射出,造成无用光线射出,有用光线减少,使按键处的应有亮度降低,能耗增加。所以导光板之外的导电层须与导光板做不接触控制,也就是导光板与下导电层必须分离,由二片完全独立的材料组成,这就使得厚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采用三层结构,大大降低了厚度和生产成本,同时节能省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它包括按键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冷光片复合层;所述上导电层包括上基片和印刷在上基片上的上导电线路;所述上导电层的一侧由上导电线路向外伸出上引出线;所述下导电/冷发光片复合层包括冷光片和印刷在冷光片上的下导电线路;所述下导电/冷光片复合层与上引出线相对应的一侧由下导电线路向外伸出下引出线。
所述冷光片从上至下包括下基片、透明导电膜、电致发光粉层和导电银浆层;所述下导电线路印刷在下基片上。
所述上基片和下基片为透明的涤纶树脂片或聚碳酸酯片,其厚度为50~500微米。
所述上导电线路和下导电线路为导电银浆或导电碳浆印刷的导电线路及开关触点;其厚度为3~3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采用在冷光片上印刷导电电路,由传统的四层结构简化为三层结构,不但节约了制程,且因简少一层基材厚度且不需要将下导电层与导光板分离,使整个发光键盘厚度降低,可做成更薄的产品,且因少了一层基材,使光从最下层射出到键盘的路径更短,光的穿透因少了一层透明基材而更多,键盘亮度更高,也就是三层结构相对于四层结构在键盘亮度相同的情况下,三层的结构能更省电。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发光键盘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发光键盘的发光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的冷光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三层式发光键盘结构,它包括按键层1、上导电层2和下导电/冷光片复合层3;所述上导电层2包括上基片21和印刷在上基片21上的上导电线路22;所述上导电层2的一侧由上导电线路22向外伸出上引出线23;所述下导电/冷发光片复合层3包括冷光片31和印刷在冷光片31上的下导电线路32;所述下导电/冷光片复合层3与上引出线23相对应的一侧由下导电线路32向外伸出下引出线33;所述冷光片31从上至下包括下基片311、透明导电膜312、电致发光粉层313和导电银浆层314;所述下导电线路32印刷在下基片311上;所述上基片21和下基片311为透明的涤纶树脂片或聚碳酸酯片,其厚度为50~500微米;所述上导电线路22和下导电线路32为导电银浆或导电碳浆印刷的导电线路及开关触点;其厚度为3~3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奇欣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奇欣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3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