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仔猪喂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4073.9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2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钟景田;沈君;严彩红;王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00 | 分类号: | A01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仔猪 喂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动物饲养的工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方便仔猪喂养的喂奶室。
背景技术
仔猪的饲养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现代化对饲养仔猪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包括的工序繁多,各工序也逐渐走向标准化、自动化。
喂养仔猪就是其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喂养仔猪使用的工具一般为料槽。然而,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刚出生的仔猪或者特殊猪群进行牛奶或其它营养液体的喂养。通常,对仔猪进行喂养牛奶的过程由操作人员使用奶瓶完成,这就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成本;另外,这样的方式也容易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此外,这样的方式也不容易对仔猪的进食量进行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仔猪喂奶室,解决现有的人工奶瓶喂养液体奶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仔猪喂奶室,包括室体和夹板组件, 室体具有用于仔猪进入到室体内部的进口和用于仔猪离开室体的出口,室体还具有夹槽,夹槽具有第一通孔;夹板组件,具有铰接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具有第一凹槽,第二夹持板具有第二凹槽,夹板组件放置在夹槽内,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位。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仔猪喂奶室还包括奶瓶,奶瓶具有主体部和奶嘴,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用于把奶瓶的主体部固定在第二通孔内,且奶嘴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入至室体的内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室体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相对平行设置的顶壁和底板,以及相对设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纵向截面为梯形,在左侧壁设置进口,在右侧壁设置出口,在前侧壁设置夹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夹槽的槽底面设置沿水平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在第一夹持板设置多个半圆形第一凹槽,在第二夹持板上设置多个半圆形第二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后侧壁与底板的夹角为90°,前侧壁与底板的夹角为80°。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室体内设置有加热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约人工,一次可以对多头小猪进行哺乳喂养;(2)减少抓捕仔猪时带来的应激反应,符合猪的群居特性;(3)对每一个仔猪单独使用喂奶器,不仅方便了解每头仔猪的进食量,而且也可以避免食物浪费;(4)梯形设置使得前侧壁形成倾斜,方便仔猪的进食;(5)加热灯使得室体内的温度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天气寒冷时对仔猪的进食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仔猪喂奶室实施例的室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仔猪喂奶室的实施例的夹板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仔猪喂奶室的实施例的夹板组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仔猪喂奶室的实施例的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室体,11、左侧壁,12、右侧壁,13、顶壁,14、底板,15、前侧壁,16、后侧壁,17、进口,18、出口,19、20、夹角,21、加热灯,22、夹槽,23、第一通孔,30、夹板组件,31、第一夹持板,32、第二夹持板,33、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35、第二通孔,40、奶瓶,41、主体部,42、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仔猪喂奶室包括室体10和夹板组件30。
室体10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相对平行设置的顶壁13和底板14,以及相对设置的前侧壁15和后侧壁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4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