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除尘效果的竹粉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4557.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洪真;刘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沙县鸿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11/06 | 分类号: | B27L11/06;B27G3/00;B02C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徐小伍 |
地址: | 365500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除尘 效果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材破碎机,特别是指带有除尘效果的竹粉破碎机。
背景技术
低聚木糖的生产需要竹粉原料,竹粉原料是将原竹经裁切成篾片,然后经破碎机破碎而得到的粉末原料。制得的竹粉经吸力装置由破碎机处吸入到竹粉接收罐内,然后由竹粉接收罐底端的开口直接落料至输送带上。由于竹粉接收罐存在较大高度,所以落料的竹粉存在较大的动能,在落料至竹粉输送带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竹粉扬尘,致使空气环境较为恶劣;同时,现有的竹粉接收罐也不能控制竹粉的落料流量和落料量,偶尔还会出现竹粉接收罐内竹粉过多而发生堵塞情况,使用存在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除尘效果的竹粉破碎机,以克服现有的竹粉破碎机输出装置存在的扬尘严重、落料速度难以控制、容易发生堵塞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有除尘效果的竹粉破碎机,包括竹粉输送带、竹粉接收罐、吸力装置以及破碎装置,破碎装置的出料口通过接收管道与竹粉接收罐连接;吸力装置包括鼓风机和吸力管道,鼓风机的进气端通过该吸力管道与所述竹粉接收罐连通。还包括除尘机构,该除尘机构包括气流依次经过的排气管、分流台、通风管和汇合台,排气管与所述鼓风机的出气端连通,分流台与汇合台之间配置有复数个平行分布的该通风管,汇合台的底部呈缩口结构,汇合台的出风口设置有竹粉拦截层。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竹粉接收罐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吸力管道与所述竹粉接收罐连接处的高度大于所述接收管道与竹粉接收罐连接处的高度。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叶轮由中心轴和叶板组成,叶板与中心轴圆周面所成夹角为45°~90°。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竹粉破碎机的除尘机构的配置,能够对吸力装置排出的气流中的竹粉进行有效拦截,能够有效改善扬尘情况;另外,流量控制管的配置,使得竹粉接收罐底端的落料速度和落料量得到有效控制,竹粉接收罐的单次竹粉的落料量均匀,使得落料的竹粉动能小,从而有效降低竹粉落料过程所产生的扬尘量,有利于车间空气状态的改善,提高竹粉的利用率;此外,叶轮的配置还能有效防止竹粉接收罐底端的堵塞情况,使得输出装置的运行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竹粉破碎机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控制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带有除尘效果的竹粉破碎机,包括竹粉输送带2、竹粉接收罐3、吸力装置4、破碎装置1以及除尘机构6,该破碎装置1包括进料斗11、进料绞龙输送管12、破碎箱13和驱动破碎箱13运行的破碎电机14。破碎箱13的出料口通过接收管道31与竹粉接收罐3连接。吸力装置4用于为接收管道31提供吸力,吸力装置4包括鼓风机41和吸力管道42,鼓风机41的进气端通过该吸力管道42与所述竹粉接收罐3连通。该除尘机构6包括气流依次经过的排气管61、分流台62、通风管63和汇合台64,排气管61与所述鼓风机41的出气端连通,分流台62与汇合台64之间配置有复数个呈矩阵分布的该通风管63,汇合台64的底部呈缩口结构,汇合台64的出风口设置有竹粉拦截层65。
此外,还包括流量控制管5及其驱动电机51,该流量控制管5内配置有叶轮52,驱动电机51驱动该叶轮52沿水平轴线作定轴旋转运动;所述竹粉接收罐3内的竹粉通过该叶轮52拨动而落料于所述竹粉输送带2上。所述竹粉接收罐3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所述吸力管道42与所述竹粉接收罐3连接处的高度大于所述接收管道31与竹粉接收罐3连接处的高度。所述叶轮52由中心轴521和叶板522组成,叶板522与中心轴521圆周面所成夹角为45°~90°,优选二者所成角度为45°、60°、75°或者90°。本实用新型的竹粉破碎机的输出装置通过流量控制管5的配置,使得竹粉接收罐3底端的落料速度和落料量得到有效控制,竹粉接收罐3的单次竹粉的落料量均匀,使得落料的竹粉动能小,从而有效降低竹粉落料过程所产生的扬尘量,有利于车间空气状态的改善,提高竹粉的利用率;另外,叶轮52的配置还能有效防止竹粉接收罐3底端的堵塞情况,使得输出装置的运行更为稳定。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沙县鸿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沙县鸿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4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