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4910.8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5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光;刘国伟;宋屹峰;陈鹏;姜勇;姚森敬;吕鹏;胡冉;皮昊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D55/02 | 分类号: | B62D5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狭小 空间 模块化 机器人 | ||
1.一种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机云台(1)、连接模块(3)和两个移动模块,所述两个移动模块通过连接模块(3)连接,所述摄像机云台(1)安装在前侧的第一移动模块(2)前端;所述移动模块包括壳体(7)、移动履带单元(8)、动力传动系统(5)和驱动电机(22),其中移动履带单元(8)分设于壳体(7)各侧,驱动电机(22)和动力传动系统(5)均设置于壳体(7)前端,所述动力传动系统(5)包括输出传动机构、蜗杆(27)、多个蜗轮(25)和多个分动传动机构,所述蜗杆(27)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2)驱动转动,且所述驱动电机(22)通过所述输出传动机构传递转矩,所述多个蜗轮(25)沿着所述蜗杆(27)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壳体(7)每一侧的移动履带单元(8)通过任一蜗轮(25)驱动,且所述蜗轮(25)通过任一分动传动机构传递转矩,所述摄像机云台(1)的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模块(2)的壳体(7)内,所述移动履带单元(8)前端设有一段向内侧倾斜的倾斜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5)中的输出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啮合的传动齿轮,其中第一传动齿轮(29)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2)的电机输出轴(30)上,第二传动齿轮(28)设置于所述蜗杆(27)的蜗杆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传动机构为一个同步带传动机构,其中主动带轮(24)设置于蜗轮(25)的蜗轮轴(26)上,所述移动履带单元(8)前端设有履带驱动轮(13),所述主动带轮(24)通过同步带(23)与所述履带驱动轮(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履带单元(8)包括第一履带(15)、第二履带(21)、履带轮轴(20)和行驶轮(18),在所述壳体(7)每个表面两侧均设有履带轮轴固定架(10),所述履带轮轴(20)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履带轮轴固定架(10)上,在所述履带轮轴(20)上设有履带支撑轮(19),所述第一履带(15)和第二履带(21)通过各个履带轮轴(20)上的履带支撑轮(19)支撑,每个履带轮轴(20)两端均设有行驶轮(18),所述移动履带单元(8)最前端的履带轮轴(20)上设有履带驱动轮(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履带单元(8)最前端的履带轮轴(20)前侧设有一个履带诱导轮轴(12),在所述履带诱导轮轴(12)上设有履带诱导轮(11),所述第一履带(15)和第二履带(21)的最前端向内侧倾斜并通过所述履带诱导轮轴(12)上的履带诱导轮(11)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履带单元(8)的折弯处设有一个履带张紧轮轴(16),在所述履带张紧轮轴(16)上设有两个履带张紧轮,其中第一履带(15)绕过第一履带张紧轮(14)后向内侧倾斜,第二履带(21)绕过第二履带张紧轮(17)后向内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移动模块前端均设有支杆,所述履带诱导轮轴(12)和履带张紧轮轴(16)两端分别固装在两侧的支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狭小空间的模块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3)包括俯仰舵机(35)、横摆舵机(32)、第一舵机固定架(33)、第二舵机固定架(31)和十字连接架(34),所述第一舵机固定架(33)和第二舵机固定架(31)分别铰接于十字连接架(34)上,且所述第一舵机固定架(33)俯仰摆动,所述第二舵机固定架(31)水平转动,俯仰舵机(35)安装在所述第一舵机固定架(33)上,横摆舵机(32)安装在所述第二舵机固定架(3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49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蝶种植专用肥
- 下一篇:生物发酵肥料颗粒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