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5141.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5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忠伟;张超;单士印;余嘉元;廖俊捷;姜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68;A61M5/1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泵。
背景技术
在输液过程中,需要一个准确、可靠的便携式装置,可以准确地控制液体流过的速度和剂量,而且对输液过程进行自动监控,以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确保输液过程安全可靠以及增强护理效果。输液泵一般用在重症监护室的输液中,但是不排除有在室外需要急救的情况,且在急救输液中需要精准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情况,目前现有的输液泵难以控制液体流过的速度和剂量,也不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泵,能控制液体流过的速度和剂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泵,包括壳体、上盖、电机;壳体内设有动力齿轮、多个压轮组件和多个传动齿轮;压轮组件和传动齿轮高低分布且交替地布置,传动齿轮的两侧与压轮组件的驱动齿轮相互啮合,动力齿轮与传动齿轮或驱动齿轮相互啮合,用于驱动动力齿轮的电机安装在壳体上;上盖盖在壳体上,壳体上设有用于输液管穿过的缺口,上盖的内壁设有压板,输液管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输液管的一部分位于压板和压轮组件的压轮之间。
压轮组件包括压轮轴、压轮和驱动齿轮;压轮轴安装在壳体内,压轮和驱动齿轮套装在压轮轴上;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转动式地安装在壳体内。压轮组件和传动齿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动力传替的形式简单可靠。
多个压轮组件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多个传动齿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传动齿轮的轴线与压轮组件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压轮组件和传动齿轮的结构设计有规律,便于控制输液管内的流速。
上盖转动式地安装在壳体上,上盖一端的下端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突出部,壳体的上端设有多个向后延伸的延伸部,多个突出部和多个延伸部相互镶嵌并通过销轴连接。上盖可以相对壳体转动。
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后壳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前壳上,上盖盖在前壳和后壳上。前壳、后壳和上盖组装在一起,且围成一个密封的空间。
前壳包括前板、两块侧板和底板;两块侧板设置在前板的两侧,底板设置在前壳的底部;电机安装在前板上,电机的输出端与动力齿轮相接。前壳由几块简单的板制成,电机安装方便。
输液泵还包括手柄,前板的上端设有突出的螺纹块,螺纹块上设有螺纹孔,上盖设有U型块,手柄穿过U型块和螺纹块,手柄和螺纹块螺纹连接。通过手柄可以方便地携带输液泵,同时旋转手柄能锁紧上盖或打开上盖。
上盖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输液管晃动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用于输液管穿过的通孔。
压轮组件有三组,传动齿轮有两个,两组压轮组件之间设置一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两侧与驱动齿轮相啮合。在实际使用中,三组压轮组件和两个传动齿轮能很好地驱动输液管内的液体流动。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泵通过压轮向输液管施加压力,使液体能够向同一个方向运输,这种方法跟利用高度差输液的方式相比,其精度和方便性都有所改善,该输液泵的设备尺寸小,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泵可以在家庭中,在球场上,在战争环境中,都可以方便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向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方向的立体图,未画出前壳。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方向的立体图,未画出前壳和固定块。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方向的立体图,未画出上盖。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后壳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前壳的立体图。
图9是压轮压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盖,2为前壳,3为后壳,4为突出部,5为延伸部,6为手柄,7为U型块,8为螺纹块,9为电机,10为压轮,11为驱动齿轮,12为压轮轴,13为传动齿轮,14为传动轴,15为动力齿轮,16为前板,17为侧板,18为底板,19为缺口,20为压板,21为输液管,22为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前后方向与图1的上下右左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5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