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弯脚的RJ45连接器锁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5607.X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泽奥恩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H01R24/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弯脚 rj45 连接器 锁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J45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弯脚的RJ45连接器锁定结构,特别涉及连接器及印制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RJ45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插头(接头、水晶头)和插座(模块)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RJ是Registered Jack的缩写,意思是“注册的插座”。在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和规章)中RJ是描述公用电信网络的接口,计算机网络的RJ45是标准8位模块化接口的俗称。
现有RJ45连接器的外壳大多采用洋白铜材质,通过外壳下方的引脚实现与印制电路板的锁定连接。在某些特殊印制电路板上要求RJ45连接器与面板之间具备双向锁定功能,印制电路板正反两面在使用都能与RJ45连接器锁紧。但现有的连接器锁定结构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RJ45连接器与面板不具备双向锁定的缺陷,旨在优化连接器引脚的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可实现连接器与面板间锁定连接的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带弯脚的RJ45连接器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金属外壳1,所述金属外壳1前端开口,所述金属外壳1内设有胶芯2,所述胶芯2的内部设有若干接触端子3,所述接触端子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胶芯2的底部设有金属弹片4,所述金属弹片4平行且紧贴胶芯2的下表面,所述金属外壳1的底部设有一对直式引脚5和一对弯式引脚6,所述直式引脚5和弯式引脚6呈对角线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1包括一上面板101、一下面板102、两块侧面板103与一后面板104。
进一步地,所述下面板102的前端设有第一镂空105,所述直式引脚5和弯式引脚6由侧面板103的下缘向下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板103的后部设有一对外置锁扣7,所述胶芯2通过外置锁扣7的内侧端与金属外壳1的侧面板103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下面板102后缘向外延伸设有焊接端子8,所述焊接端子8贯穿后面板104与接触端子3的尾部相连,所述焊接端子8与接触端子3之间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弹片4的中部设有第二镂空401,所述第二镂空401形状与下面板102的前端相配。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板103的内壁靠近金属外壳1前端开口处设有一卡合件106。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连接器金属外壳下方的引脚设计成一对直式、一对弯式,两对引脚呈对角线分布,且弯脚成拱形,增加了弯脚与印制电路板孔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锁定的效果,防止连接器整体的松动;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金属外壳;
101.上面板;
102.下面板;
103.侧面板;
104.后面板;
105.第一镂空;
106.卡合件;
2.胶芯;
3.接触端子;
4.金属弹片;
401.第二镂空;
5.直式引脚;
6.弯式引脚;
7.外置锁扣;
8.焊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弯脚的RJ45连接器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金属外壳1,所述金属外壳1前端开口,所述金属外壳1内设有胶芯2,所述金属外壳1呈包覆状固定在胶芯2的外围,所述胶芯2的内部设有若干接触端子3,所述接触端子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胶芯2的底部设有金属弹片4,所述金属弹片4平行且紧贴胶芯2的下表面,所述金属外壳1的底部设有一对直式引脚5和一对弯式引脚6,所述直式引脚5和弯式引脚6呈对角线分布,所述弯式引脚8呈拱形状,在印制电路板孔中过盈装配起到锁紧连接器与面板的效果。
具体实施时,所述金属外壳1包括一上面板101、一下面板102、两侧面板103与一后面板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泽奥恩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维泽奥恩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5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