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字型锻件的制坯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5811.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罗恒军;张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型 锻件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十字型锻件的制坯加工工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十字型荒坯是航空锻件制造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形状比较复杂的荒坯。传统的制造方法一般采用自由锻造方式,主要包括镦粗、人工分料、拔长等操作方式,锻造时间较长,制造出来的荒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往往难以保证;同时,这种制造方法在荒坯“十”字四个角的过渡处,容易出现锻造跨伤、过渡不够均匀圆滑等表面质量较差情况。此外,采用传统的制坯方式时,为保证荒坯的尺寸需要增加较多的工艺敷料,而且制坯完成后需要增加排伤工序,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简易和稳定十字型锻件的制坯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十字型锻件的制坯工具,包括用于加工出十字形型锻件初坯的胎模和用于压缩所述十字型锻件初坯的平砧;
所述胎模包括第一胎模和第二胎模,所述第一胎模和第二胎模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用于容纳棒状坯料两端的型腔;
所述平砧包括第一平砧和第二平砧,所述第一平砧和第二平砧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用于压缩坯料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胎模和第二胎模的型腔侧面均具有拔模斜度。
优选地,所述拔模斜度为1~3°。
优选地,所述第一胎模和第二胎模的型腔端口均为圆角过渡。
优选地,所述圆角的半径R=0.1D~0.15D,其中D表示坯料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制坯时金属的流动特性,仅需在制造过程控制坯料压制方向尺寸,具有操作简单、工艺可控性强的特点,生产出的荒坯(或锻件)具有表面质量好、一致性高等特点,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工艺敷料,适用于各类材质锻造产品的制坯过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与锻件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墩粗过程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墩粗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拍扁过程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拍扁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胎模1,第二胎模2,坯料3,第一平砧4,第二平砧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采用的制坯工具,包括用于加工出十字形型锻件初坯的胎模和用于压缩所述十字型锻件初坯的平砧;所述胎模包括第一胎模1和第二胎模2,所述第一胎模1和第二胎模2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用于容纳棒状坯料两端的型腔,在制坯过程中起到自然分料的作用,分料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漏盘的有效容积。所述第一胎模1和第二胎模 2的型腔侧面均具有拔模斜度,以便于锻件的取出。拔模斜度优选为1~3。所述第一胎模1 和第二胎模2的型腔端口均为圆角过渡,能够保证成形过程坯料3“十”字的四个角过渡处圆滑,圆角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材料的利用率和提高后续加工难度,所述圆角的半径 R=0.1D~0.15D,其中D表示坯料的直径,例如采用直径100mm的坯料,则型腔端口圆角半径为10mm~15mm。所述平砧包括第一平砧4和第二平砧5,所述第一平砧4和第二平砧5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用于压缩坯料3的平面。
采用该制坯工具十字型锻件的制坯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a、如图1所示,将坯料3的一端放入第二胎模2的型腔内,另一端与第一胎模1的型腔接触;
b、如图2所示,沿着坯料3轴线方向按压第一胎模1或第二胎模2,使第一胎模1和第二胎模2相互靠拢,直至形成十字型锻件的中间部分,得到十字形型锻件初坯;
c、如图3所示,将坯料3从第一胎模1和第二胎模2中取出,旋转90°放在第二平砧 5上的平面上;
d、如图4所示,将第一平砧4的平面正对坯料3并下压,使第一平砧4和第二平砧5坯料3,得到具有一对平整侧边的十字型锻件坯料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5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