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5869.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9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远;姜海明;王成志;张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干化焚烧是目前世界上被广泛认同的最佳实用技术之一。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干化焚烧工艺已经成熟,该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减量化和无害化程度高、资源循环利用等突出特点。污泥干化由于提高水分蒸发强度的要求,其处理效应不仅深度脱水,还具有热处理效应,达到了抑制污泥中的微生物活动的水平,改变了污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
目前常用的污泥焚烧技术主要有多膛炉焚烧技术、流化床焚烧炉焚烧技术和回转窑焚烧技术。随着污泥处理量的增加,废物处理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及处理水平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用于燃烧污泥的焚烧炉往往存在污染高,改造费用大,污泥燃烧不彻底,焚烧炉烟气处理困难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焚烧炉,将污泥造粒机设置于焚烧炉前,改造焚烧炉内炉拱以及炉体内的腔室,灰尘和烟气分离,降低污染,提高了燃烧效率,利于后续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污泥焚烧炉,包括设置于往复炉排上方的炉体,炉体包括前炉墙、后炉墙以及炉顶,前炉墙底部的往复炉排与给料系统相连,后炉墙顶部设置出烟口;前炉墙底部往复炉排的上方设置有突出墙体的形状为三角形的前炉拱,后炉墙下部往复炉排的上方设置有横向延伸的长而扁平的后炉拱,后炉拱的前端设置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隔断,第一隔断与后炉墙之间的炉顶上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隔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后炉拱拱面成平射型,拱面与水平面夹角为15-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后炉拱延伸至靠近前炉拱的前端为与前炉拱的三角形结构一条边平行的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上端设置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隔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前炉拱的顶端以及后炉拱前端与第一隔断相连处设置有高温二次风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隔断下部,高温二次风喷嘴的上方设置有向第一炉墙延伸的挡板,挡板与第一隔断之间的夹角为60-8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隔断顶部与炉顶之间设置间距,间距内设置于SNCR脱硝喷嘴,第二隔断与后炉拱之间设置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给料系统包括设置于前炉墙外侧,往复炉排上方的进料斗,进料斗上方与造粒机相连,造粒机上方设置有污泥料仓,污泥料仓与螺旋给料机相连,螺旋给料机另一侧上方设置有污泥进口,污泥进口与斗提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造粒机下方设置有筛网,筛网上方连通进料斗,筛网下方连通斗提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造粒和焚烧炉一体化设计,造粒机设计在焚烧炉前,可根据污泥成分调节造粒形状大小,使燃烧更加稳定和充分。
2、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焚烧炉第一隔断与前炉墙形成烟气分离室,挡板的设置,使得烟气在分离室内进行漩涡分离,既增加烟气扰流度,又使灰尘与烟气在炉膛内一次高效分离,减轻余热锅炉后部除尘装置的负担。
3、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焚烧炉炉膛内设置高温二次风喷嘴,能够喷出300℃以上的二次高温风,喷入位置在烟气转向喉口部位,提高由前炉拱和后炉拱构成的燃烧室的温度,消除二噁英的生成。
4、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焚烧炉炉拱形状长而平,可适应含水率较高,特别是含水率40%以下的污泥;热值较低,例如1800大卡/公斤的污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中:1-炉体;11-前炉墙;111-前炉拱;112-后炉拱;12-炉顶;13-后炉墙;14-第一隔断;15-第二隔断;16-高温二次风喷嘴;17-SNCR脱硝喷嘴;18-出烟口;19-挡板;2-往复炉排;3-给料系统;31-进料斗;32-造粒机;33-污泥料仓;34-螺旋给料机;35-污泥进口;36-斗提机;37-筛网;4-往复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5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橡胶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