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5885.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华;潘海静;李云;丁昊;范子武;廖轶鹏;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E02B3/10;E02F5/28;C02F3/32;H02S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一 河道 外溢 水环境 治理 系统 | ||
1.一种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一河道与生态浮床和湿地的组合模式、单一河道与生态浮床的组合模式和单一河道与湿地的组合模式中任一形式;单一河道与生态浮床和湿地的组合模式包括:上游挡水墙(3)、中间挡水墙(4)、下游挡水墙(6)、动力泵(9)、进水管(10)、流量控制阀(11)、出水管(12)、湿地(19)、净化池入水口(20)、生态浮床(21)、明渠进水口(22)、明渠出水口(24)、可移动清淤泵(25)和清淤管道(26);在上游河段(1)和下游河段(2)之间分别设置上游挡水墙(3)、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上游挡水墙(3)和中间挡水墙(4)之间形成治理河段(5),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之间形成净化池(7);在治理河段(5)里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连接动力泵(9),并经过流量控制阀(11)与出水管(12)相连,出水管(12)的射流经过一个或多个湿地(19)后再由净化池入水口(20)流入净化池(7),在净化池(7)里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床(21);净化后的水体通过明渠进水口(22)以溢流的形式进入明渠(23),并通过明渠出水口(24)流回至治理河段(5)中;单一河道与生态浮床的组合模式包括:上游挡水墙(3)、中间挡水墙(4)、下游挡水墙(6)、动力泵(9)、进水管(10)、流量控制阀(11)、出水管(12)、生态浮床(21)、明渠进水口(22)、明渠出水口(24)、可移动清淤泵(25)和清淤管道(26);在上游河段(1)和下游河段(2)之间分别设置上游挡水墙(3)、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上游挡水墙(3)和中间挡水墙(4)之间形成治理河段(5),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之间形成净化池(7);在治理河段(5)里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连接动力泵(9),并经过流量控制阀(11)与出水管(12)相连,出水管(12)的射流进入净化池(7),在净化池(7)里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床(21);净化后的水体通过明渠进水口(22)以溢流的形式进入明渠(23),并通过明渠出水口(24)流回至治理河段(5)中;单一河道与湿地的组合模式包括:上游挡水墙(3)、中间挡水墙(4)、下游挡水墙(6)、动力泵(9)、进水管(10)、流量控制阀(11)、出水管(12)、湿地(19)、净化池入水口(20)、明渠进水口(22)、明渠出水口(24)、可移动清淤泵(25)和清淤管道(26);在上游河段(1)和下游河段(2)之间分别设置上游挡水墙(3)、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上游挡水墙(3)和中间挡水墙(4)之间形成治理河段(5),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之间形成净化池(7);在治理河段(5)里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连接动力泵(9),并经过流量控制阀(11)与出水管(12)相连,出水管(12)的射流经过一个或多个湿地(19)净化,然后通过净化池入水口(20)流入净化池(7),再通过明渠进水口(22)以溢流的形式进入明渠(23),并通过明渠出水口(24)流回至治理河段(5)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4)、风力发电机(15)、输电线(16)、配电单元(17)和自备电源(18),太阳能电池板(14)和风力发电机(15)布置在泵站房屋面(13)上,太阳能电池板(14)、风力发电机(15)和自备电源(18)通过输电线(16)经过配电单元(17)与动力泵(9)和可移动清淤泵(25)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的进水管(10)、部分所述的出水管(12)、流量控制阀(11)、动力泵(9)和配电单元(17)布置在泵站房(8)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游挡水墙(3)、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采用橡胶坝、卧倒门、叠梁门或已有节制闸;所述的治理河段(5)随着上游挡水墙(3)和中间挡水墙(4)的完全支起而形成,随着上游挡水墙(3)和中间挡水墙(4)的完全放下而恢复;所述的净化池(7)随着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的完全支起而形成,随着中间挡水墙(4)和下游挡水墙(6)的完全放下而消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一河道外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移动清淤泵(25)与清淤管道(26)安装在净化池(7)中,并利用配电单元(17)供电,达到定期清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58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一河道内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上部扩大型水泥土复合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