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8240.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勇;徐露;谌磊;朱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集指纹信息的技术通常采用光学指纹采集技术和半导体指纹采集技术。在手机上经常采用半导体指纹传感器来采集指纹信息,通常需要在手机正面安装有电容式指纹传感器,使用者由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信息,并将该指纹信息传输给手机本体内部设有的指纹识别模块以进行指纹识别判断,再进行后续的操作。但这种手机上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额外占用了手机空间,使得手机体积较大,不利于手机小型化发展。
光学指纹采集技术是通过光学指纹传感器利用光线的全反射指纹来采集指纹图像的一种技术。现有技术在指纹采集过程中通过遮光板进行遮光处理。若将光学指纹传感器以全屏的形式应用到手机屏幕时,因手机无法添加遮光板,手指也不足以覆盖整个屏幕,指纹传感器将严重暴露于环境光线之下,导致指纹图像的噪声增加,提升了指纹采集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触控显示屏,该触控显示屏能够减少指纹采集过程中的光学噪声,降低指纹采集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上述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用于采集指纹,包括触控面板、指纹采集层和背光模组,所述指纹采集层介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所述触控面板在所述指纹采集层上的投影包含于所述指纹采集层,所述触控面板确定手指触控的区域并将该区域转为透光状态,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通过所述指纹采集层和透光状态的区域到达指纹处,以使得所述指纹采集层采集指纹。
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层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经所述通孔进入所述触控面板。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及夹设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色阻,所述指纹采集层介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所述通孔与所述色阻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白光源和红外线光源,所述白光源用于为所述触控面板提供光源,所述红外线光源用于为所述指纹采集层提供光源。
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层为透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触控显示屏,其中,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面板、指纹采集层和背光模组,所述指纹采集层介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所述触控面板在所述指纹采集层上的投影包含于所述指纹采集层,所述触控面板确定手指触控的区域并将该区域转为透光状态,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通过所述指纹采集层和透光状态的区域到达指纹处,以使得所述指纹采集层采集指纹。
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层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经所述通孔进入所述触控面板。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及夹设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色阻,所述指纹采集层介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所述通孔与所述色阻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白光源和红外线光源,所述白光源用于为所述触控面板提供光源,所述红外线光源用于为所述指纹采集层提供光源。
其中,所述指纹采集层为透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指纹采集层,所述背光模组通过所述指纹采集层并为之提供所需的光源,所述指纹采集层能够透过所述触控面板处于透光状态下的区域采集指纹,所述触控面板处于非透光状态区域由于液晶为偏转,不透光,因此可以阻止外界的光线进入液晶面板,进而避免外界光线干扰指纹的采集过程,降低了指纹的采集难度。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可以阻止外界的光线进入液晶面板,进而避免外界光线干扰指纹的采集过程,降低了指纹的采集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8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交互标定的车道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FPGA的烟叶自动分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