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敏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8620.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0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文元明;贺化才;刘秀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九恒条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陈思泽 |
地址: | 51144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敏标签。
背景技术
热敏标签在物流行业的运用非常广泛,在网购商品上使用量最大,其2016年全年的使用量超过200亿枚。传统的热敏标签未使用前结构依次为:作隔离不干胶水使用的格拉辛底纸,一面涂覆不干胶后附着在底纸上的中间层,中间层另一面涂覆粘合剂用于与面层热敏纸背面粘连,热敏涂层设于面层正面。通过热敏打印机打印后,在粘贴到快件上时,需揭开隔离用的格拉辛底纸,标签通过不干胶粘接在快件上。一方面,隔离底纸变成不可回收废弃物,污染环境,同时也引起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底纸的使用也增加了物流标签的成本。以现有网购常用的规格为103*181mm的热敏标签为例,每枚标签约使用底纸0.8g,按2016年使用200亿枚计算,至少需要14000吨格拉辛底纸,而这些底纸在标签粘贴后即失去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敏标签,其省去了传统的格拉辛底纸,减少了使用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使用底纸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敏标签,包括呈卷筒状的标签带,所述标签带包括多个标签纸,每个所述标签纸均包括位于内侧的底层纸和位于外侧的热敏纸,所述热敏纸的打印面涂覆有硅油隔离层,所述底层纸的粘结面涂覆有不干胶层,所述热敏纸包括第一功能区和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底层纸之间不可揭开式粘接,所述第二功能区与所述底层纸之间可揭开式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底层纸之间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二功能区与所述底层纸之间设有层叠设置第二粘胶层和光油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胶层涂覆于所述第二功能区上,所述光油层涂覆于所述底层纸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胶层和所述第二粘胶层材质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敏纸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的第一开裂线,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第二功能区通过所述第一开裂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敏纸的打印面和/或所述底层纸的粘结面还设有打印识别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区、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打印识别区沿着标签纸的出纸方向依次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印识别区为颜色标记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带上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标签纸之间的第二开裂线,相邻两个所述标签纸通过所述第二开裂线连接。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敏标签,在卷取存放的过程中,通过在热敏纸的热敏涂层上涂布硅油隔离层用以与底层纸的不干胶层接触,实现不干胶层的隔离,从而省去了传统的格拉辛底纸,减少了使用成本。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也避免了传统底纸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有利于推广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敏纸上设有第一功能区和第二功能区,第一功能区用于打印商品信息和收件人信息等,供客户留存;第二功能区用于打印收件人信息等,快递员在客户取件时揭开撕下作为回执单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功能区和底层纸之间通过第一粘胶层粘接,用以实现第一功能区和底层纸之间不可揭开式粘接;第二功能区和底层纸之间设有层叠设置的第二粘胶层和光油层,光油层实现粘胶层与底层纸之间的隔离作用,用以实现第二功能区的可揭开式粘接。优选地,第一粘胶层和第二粘胶层的材质相同,用以简化制作工艺,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敏纸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区和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的第一开裂线,方便第二功能区揭开。
所述热敏纸的打印面和/或所述底层纸的粘结面还设有打印识别区,起到打印标识的作用,为每个标签纸上开始打印和终止打印等提供触发信息。
本实用新型设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标签纸之间的第二开裂线,方便单张标签纸撕下。本实用新型也可不设置第二开裂线,直接通过打印机上的切纸件将标签纸切断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热敏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单张标签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九恒条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九恒条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8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殊码防伪垫片和防伪瓶盖
- 下一篇:一种软包装自粘封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