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准温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8749.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理衍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温度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电路板检测用精准温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高温测试装置升温速度缓慢、降温速度也同样缓慢,不能满足和实现温度剧烈变化的测试环境,温度可调性受限。在检测集成电路板时,达不到检测短时间内温度的骤升骤降对检测目标产生影响效果的目的,有一些可以满足功能的测试装置价格非常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精准控制自行定义测试温度以及升降温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精准温度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隔热外壳、电气控制部和测试核心部,其中电气控制部设置在隔热外壳上,隔热外壳内设测试核心部,隔热外壳与测试核心部之间设中间隔热层,测试核心部内均匀设置6个PTC加热片和6个热电偶,测试核心部内底部设散热风扇,电气控制部内设温度控制基板,温度控制基板上设设定温度显示屏、实际温度显示屏和设定按钮。
优选的,所述的温度控制基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热电偶的信号输入端,温度控制基板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PTC加热片的信号输入端,温度控制基板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散热风扇的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的热电偶为PT100 K型热电偶。
优选的,所述的测试核心部内设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的热电偶分别设置在测试核心部内中心、测试核心部内四个角上和测试核心部内底部出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有效,可以自行定义达到测试温度以及升降温速度,比如20秒内实现升温和降温大于10℃。通过控制器使用PTC加热方式并利用PWM技术可实现对温度进行精准的模拟量控制。在检测温度的测试核心部装有PT100 K型热电偶,通过温度控制基板读取热电偶的反馈信号,从而达到升降温的控制输出。检测产品可以将模拟温度环境条件更加严苛、细致化,检测结果更加完善、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第一部分电路图。
图5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第二部分电路图。
图6是精准温度测试装置电路基板图。
图中的1是隔热外壳、2是电气控制部、3是测试核心部、4是中间隔热层、5是PTC加热片、6是热电偶、7是散热风扇、8是设定温度显示屏、9是实际温度显示屏、10是设定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精准温度测试装置,其结构包括隔热外壳1、电气控制部2和测试核心部3,其中电气控制部2设置在隔热外壳1上,隔热外壳1内设测试核心部3,隔热外壳1与测试核心部3之间设中间隔热层4,测试核心部3内均匀设置6个PTC加热片5和6个热电偶6,测试核心部3内底部设散热风扇7,电气控制部2内设温度控制基板,温度控制基板上设设定温度显示屏8、实际温度显示屏9和设定按钮10。
如图2所示,所述的温度控制基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热电偶的信号输入端,温度控制基板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PTC加热片的信号输入端,温度控制基板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散热风扇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热电偶为PT100 K型热电偶。
所述的测试核心部3内可设散热片,配合散热风扇7进行快速散热。
所述的热电偶6分别设置在测试核心部3内中心、测试核心部3内四个角上和测试核心部3内底部出风口处。
如图3所示,工作时,启动本装置,在温度控制基板上设置加热的温度和加热总时间,PTC加热片开始加热且温度控制基板进行计时,热电偶采集当前温度显示在实际温度显示屏上,与设定温度显示屏上的温度对比,若低于测试温度,则温度控制基板继续控制PTC加热片进行加热,达到设定温度时,利用PWM变频技术控制持续加热,测试总时间完成时,PTC加热片停止加热,加热时可设定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一定时间(如2s)时控制散热风扇启动,当达到设定温度,或达到室温时,散热风扇停止运行,测试中如果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10s以上时,PTC加热片也会停止加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理衍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理衍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8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