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1542.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昶;胡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生活 污水 多功能 高效 降解 水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约为9.1亿人,每年向环境中排放的BOD负荷总量约为1330万吨(BOD负荷量为40g/人·日),严重污染着农村的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因分散而难以集中处理,根据我国农村实施自来水化的配套工程的现有状况,每家农户实施自来水,必须安装相应的水初级处理的化粪池,这些简单的装置由于采用了生物方法,可以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发酵和水解,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1、在化粪池等简易装置中,厌氧过程的降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处理后的污水固体颗粒多、浓度高,出水水质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后续处理,该后续处理量大,管道负荷大,对于管网要求高,所需费用多。2、化粪池等简易装置长期使用后,表面会有浮渣,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清缸处理,因此增加了后期维护的人力及物力成本。3、如果在化粪池等简易装置中增加曝气装置,虽然可以增加降解速度、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但是曝气方式需要使用能源,其能耗大、费用高,还不能适应我国农村,尤其是无电山区或者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能够提高降解速度、减轻后期管网负荷,且不会增加经济负担的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多功能高效降解水解槽,包括槽体、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槽体的一端侧壁安装进水管路,另一端侧壁安装出水管路,进水管路的 出口和出水管路的进口均延伸至槽体内部液面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槽体内安装一个竖直的隔板,该隔板的上端面高于槽体内部液面,隔板的下底面与槽体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在隔板与出水管路之间的槽体内安装一个生物滤床,该生物滤床位于出水管路进口的下方;在槽体的顶板上扣装一个上盖,该上盖的内腔与槽体内部相连通,该上盖的一侧安装空气进气管,该空气进气管的进气端口位于槽体外侧,出气端口位于槽体内部液面的上方,上盖的另一侧安装废气排放管。
而且,所述的进水管路的进水端高于出水管路的出水端。
而且,所述的隔板设置在靠近出口管路一侧。
而且,所述的生物滤床是板式填料滤床,板式填料滤床采用多孔波纹板,且该板式填料滤床的表面进行了拉毛处理形成毛刺结构,便于挂膜。
而且,所述的废气排放管由水平管和竖直管连接组成,水平管插装在上盖上,且水平管的安装位置低于空气进气管的进气端,竖直管位于上盖外侧,借助于墙体直立伸向屋顶,使进出气体管形成压差,空气会通过进气管进入槽内,而槽内的气体经过排气管排除,水解槽上部空间在无动力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形成有氧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水解槽与化粪池截然不同,它是由厌氧水解区、生物滤床区和好氧区构成,能够让不同的家庭生活污水归一化,形成水溶性的污水排出,大大地降低了后续的管网管径要求以及生化处理负荷,降低了投资和处理成本,适合在农村广泛推广使用。
2、本水解槽不但可以让家庭生活中进入水解槽的泥土之类以及微生物不能降解的固体物在此沉降分离,减少后续的新型处理装置的负荷。还可以利用厌氧微生物初步处理或降解,让更多的污染物转变成可溶性的污染物,有利于后续新型处理装置的降解。
上述二点作用可以实现污水的归一性,出水尽可能不带有微生物不能降解的泥土之类的物质,而是一种水溶性的污水。每家都以这种污水经过管路流入新型处理装置,所以对管路的要求就可以放低,在多户有限的范围下,可以选择标准 的内径为10公分的PVC下水管,可以大大地减少管路费用和施工费用。
3、本水解槽在槽体的顶板上扣装一个上盖,在上盖的一侧安装空气进气管,在另一侧安装废气排放管。利用负压原理使槽体顶板与液面之间形成一个好氧区,好氧区的微生物以及后生动物能够进一步快速分解所形成的浮渣。由于浮渣可以被有效分解,因此不必再专门进行清槽工作,可以减少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投入。此外,本好氧区是采用负压原理形成的,不需要借助电力等能源,因此适合在无电或者贫困山区使用,真正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4、本水解槽中好氧区易于好氧微生物和后生动物的生存,实现了浮渣的清除,而且排气管还具有排除异味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1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