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阻抗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2379.9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谢益耒;孙桂春;李祖福;黎何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晖速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12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低阻抗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极化振子通常包括底座部、振子平衡器和振子臂,整体呈T形结构,振子平衡器与底座部完全垂直,这种结构方式的振子阻抗较大,这样一来与之匹配的线缆就较细,容易出现断裂或松脱的现象,造成振子连接结构不稳定等缺点;另一方面,现有的这类振子的馈电片是另行焊接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成本也高,而且馈电片与线缆焊接处也容易断裂;再者,现有振子中的线缆接地座的线槽朝向与振子臂延伸方向一致,焊接时需要将振子立式固定,这就需要借助治具方可,也给加工带来不便,影响组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阻抗振子。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阻抗振子,该振子包括底座部、主体与底座部垂直的两个呈间隔布置的振子平衡器、由两个振子平衡器上端部垂直朝外侧延伸的振子臂,底座部、振子平衡器、振子臂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所述两个振子平衡器的主体分别与底座部的两边缘处形成一倾斜连接部,且所述倾斜连接部与振子平衡器的主体的夹角为138°±10°;在其中一个振子平衡器与振子臂转角处的外侧成型有馈电片,馈电片的外端部朝另一个振子臂的方向弯折延伸,且在该另一个振子臂的转角处设有与馈电片的端部相对的线孔。
在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成型有突出的加固部。
在所述底座部的下表面成型有突出的矩形凸面,矩形凸面两端设有定位突柱。
在具有线孔的振子臂所在振子平衡器的侧部成型有电缆接地座,电缆接地座上的线槽朝向与振子臂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振子平衡器与底座部的连接处形成锥角式连接,通过该夹角来降低振子的整体阻抗,使振子可以与粗线缆匹配使用,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改善电气性能;同时,馈电片与振子整体一体成型的结构,既简化了生产和组装工艺,又使馈电片的结构更为稳固,从根本上避免馈电点松脱的现象,而且通过改变线缆接地座的线槽朝向,使线缆接地的焊接更加便利,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阻抗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是一种低阻抗振子,该振子包括底座部1、主体与底座部1垂直的两个呈间隔布置的振子平衡器2、由两个振子平衡器2上端部垂直朝外侧延伸的振子臂3,底座部1、振子平衡器2、振子臂3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所述两个振子平衡器2的主体分别与底座部1的两边缘处形成一倾斜连接部21,且所述倾斜连接部21与振子平衡器2的主体的夹角α为138°±10°;在其中一个振子平衡器2与振子臂3转角处的外侧成型有馈电片4,馈电片4的外端部朝另一个振子臂3的方向弯折延伸,且在该另一个振子臂3的转角处设有与馈电片4的端部相对的线孔31。
通过该倾斜连接部21所形成的锥角结构,可使得振子的阻抗降低50%以上,这样振子在使用时可以采用较粗的线缆与之匹配,从而使整个辐射单元的线缆连接结构更为牢固;同时,采用馈电片4与振子臂3直接一体成型的结构,无需另外焊接馈电片,既简化了生产工序,又能避免出现馈电点松脱或者断裂的现象;通过改变馈电片4的大小可调节振子的电气性能;线缆从振子平衡器2侧部穿过线孔31与馈电片4端部焊接,组装方便、结构紧凑且稳固。
在所述底座部1的上表面成型有突出的加固部11,起到加强底座,1刚性的作用,使整个振子安装稳定性更好,而且调整加固部11的大小可以改善电气性能。
在所述底座部1的下表面成型有突出的矩形凸面12,矩形凸面12两端设有定位突柱13。通过该矩形凸面12以及定位突柱13与天线主板连接实现接地,在保证振子与底面紧密结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接地面积,从而达到改善振子的交调指标。
在具有线孔31的振子臂3所在振子平衡器2的侧部成型有电缆接地座22,电缆接地座22上的线槽朝向与振子臂3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这种朝向可以使电缆与电缆接地座22在焊接时直接将振子呈卧式放倒即可焊接,无需其他治具固定,因此更为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振子平衡器与底座部的连接处形成锥角式连接,通过该夹角来降低振子的整体阻抗,使振子可以与粗线缆匹配使用,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改善电气性能;同时,馈电片与振子整体一体成型的结构,既简化了生产和组装工艺,又使馈电片的结构更为稳固,从根本上避免馈电点松脱的现象,而且通过改变线缆接地座的线槽朝向,使线缆接地的焊接更加便利,提高组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晖速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晖速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2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单极化辐射单元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天线模块及LNB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