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108.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刘振祥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控制 呼吸 频率 大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具体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呼吸机主要通过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婴幼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减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难,阻塞气道或发生肺不张,应考虑气管插管及呼吸机。
但是目前使用的呼吸机都是通过人工调节其呼吸频率,当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由医护人员加大呼吸机的呼吸频率,使病人可以维持一个正常的状态,当病人稍渐好转的时候,就可以减小呼吸机的呼吸频率,该操作都是通过人工控制的,但是当医护人员不在病人身边的时候,就会出现危险事故发生,甚至对病人的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来调节呼吸机的频率大小,不需要医护人员实时进行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包括集气罐,集气罐通过吸气回路连接插管,插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气端口,在集气罐与插管连接的吸气回路上由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精气罐、吸气流、吸压器、湿化器,在精气罐与集气罐连通的吸气回路上设置有细菌过滤器,精气罐上设置有压力表、过压保护器,在吸气流与吸压器连通的吸气回路上设置有吸气阀,插管还连通有呼气回路,所述的呼气回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除水瓶、呼压气、呼气流以及止回阀,在呼压气与呼气流连通的呼气回路上设置有呼气阀,在所述插管的上面设置频率控制电路模块,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模块包括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UR、芯片IC1、芯片IC2、电阻R1-电阻R5、电位器RP、晶体管V1、晶体管V2、电容C1-C4、二极管VD、继电器K,变压器T的端口1、端口2接220V电压输入,变压器T的端口3与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1连接,变压器T的端口4与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3连接,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4分别连接芯片IC2的管脚1、电容C3的一端,芯片IC2的管脚3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4、芯片IC1的管脚8、电阻R5的一端、晶体管V2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7,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可调端,电位器RP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芯片IC1的管脚6、电容C1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5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3通过电阻R3与晶体管V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晶体管V2的基极,晶体管V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的一端、继电器K的一端,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2、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IC2的端口2、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芯片IC1的管脚1、电容C2的另一端、晶体管V1的发射极、二极管VD的另一端、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芯片IC1为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芯片IC2为LM7809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继电器K选用JRX-13F型9V直流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呼吸机的插管上设置控制电路模块,该控制电路模块可以提供一种适宜的方式对病人的肺部进行有效通气,既保障病人生命需要,又要尽可能减少病发症,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当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的时候,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调整呼吸机的呼吸频率,机器可以根据病人的状态进行自动调整呼吸频率,该呼吸机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出气端口,2、插管,3、呼气回路,4、除水瓶,5、呼压气,6、呼气阀,7、呼气流,8、止回阀,9、吸气回路,10、湿化器,11、吸压器,12、吸气阀,13、吸气流,14、过压保护器,15、精气罐,16、压力表,17、细菌过滤器,18、集气罐,19、控制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真空加塞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气管导管脱出的固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