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收集车床废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271.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3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王婷;苗淑焕;苗庆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集 车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收集车床废屑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屑,如果不及时清理收集,会影响车间的环境,而且长时间堆积对车床也是一种磨损,甚至还会使设备出现故障,目前的车床上,只在车床底部架设一个收集盘,此结构比较简陋,无法快速以及持续的收集,还要特别安排清理人员定时处理。
专利公告号为CN2055521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铁屑自动收集装置,这种装置包括车床以及设置于车床下方的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包括其顶面连通有收集槽的矩形箱体,箱体内还安装有输送带,箱体的侧面成型有开口,开口处固定有贴合于输送带的导料槽,导料槽下方设有小车,铁屑从车床上掉落到收集槽中,管道向下喷水,将铁屑冷却并冲入到箱体内的输送带上,由于输送带为金属过滤网,所以铁屑被留在输送带上,电机驱动输送带,将铁屑送往倾斜设置的导料槽,然后掉落在小车内再转运。
现有的装置只是将飞溅后掉落到收集槽内的废屑进行自动收集,但车床加工时还有很多废屑飞溅到车床的其它部位以及车床外工作人员的操作区域内,飞溅到车床其它部位上的废屑形成铁锈后会进一步侵蚀车床的外表,不利于车床的保养,同时,飞溅到操作区域的废屑也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车床加工时有很多废屑飞溅到车床的其它部位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区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收集车床废屑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收集车床废屑的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于刀架旁的用于生成推送废屑的流体束的流体推送组件、可拆卸设置于车床上的与所述流体推送组件对应配合以接收所述废屑的收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被放置在车床上加工时,加工生成的废屑会被流体推送组件输出的流体束限制住,并随着流体束进入收集组件,完成废屑的全部自动收集,避免废屑飞溅到车床的其它部位及工作人员的操作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推送组件包括流体驱动部、通过流体输送部与所述流体驱动部连通的用于输出所述流体束的流体输出端,其中,所述流体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与所述刀架上,且所述流体束输出口朝向所述收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架上的刀刀头对工件进行加工,刀头将工件不需要的部分切掉变为废屑,此时废屑在刀头与工件的接触点产生,流体驱动部通过流体输送部将流体通过流体输出端输出,从流体输出端输出的流体束将废屑限制住,使得废屑能够随着流体束运动,让其无法飞溅。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输送部包括连通所述流体驱动部和流体输出端的单通道高压输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输送管将流体驱动部产生的高速流体输送至流体输出端,再经流体输出端的流体束输出口喷射而出以捕捉废屑,且将流体驱动部与流体输出端分开设置,无需让它们直接连接以方便装置的拆装,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输出端与所述流体驱动部连通有多根用于输送不同流速的流体束的单通道高压输送管,所述流体输出端内部同轴设置有与所述单通道高压输送管的低流速通道和高流速通道,且所述高流速通道设置于所述低流速通道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输送部包括内外嵌套设置的多通道高压输送管,所述流体输出端内部同轴设置有与所述多通道高压输送管配合连接的低流速通道和高流速通道,且所述高流速通道设置于所述低流速通道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体输送部向流体输出端输送内部流速高而外部流速低的流体,其内部压强低于外部,当捕捉飞溅的废屑后能将废屑有效的限制在流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连通的引导部与收纳部,所述引导部包括引导本体,所述引导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流体束输出口对应配合的用于接收废屑的引导口、以及用于引导废屑掉落方向的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携带有废屑的流体束在惯性的作用下经引导口进入收集组件,并在引导面上发生碰撞后其运动方向经引导面的调整变为朝向收纳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部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引导本体下端的盒状或袋状收纳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本体用于盛装废屑。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本体一侧设置有流体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体出口排出进入收纳部的流体束。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出口呈栅格状或网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体出口可将流体内残余的废屑截留于收纳部内,排出的流体将其带出收纳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折叠滤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数控自动收废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