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317.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6 | 分类号: | B01D63/06;B01D65/02;C02F1/44;C02F3/02;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用管式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膜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膜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膜生物反应器是重要的一种膜处理装置。膜生物反应器一般应用于好氧生化处理工艺中。采用膜分离组件将净水从活性污泥及其他污染物中分离出来。采用膜生活反应器后,使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可以不再设置二沉池。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占地少,工艺简化,而处理效率更高。
管式膜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的优点。而其缺点则是过滤膜易被污染或堵塞,清洗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包括封头、中心管、内膜构件和外膜构件。中心管连接上下两个封头,管体上设置有进水孔。内膜构件绕封头的凸出部圆周安装,构成内腔,外膜构件再在外侧圆周安装,并与内膜构件构成外腔,所述中心管同时作为出水管,用来抽出内腔中的过滤水。内膜构件一般采用孔径小于0.1微米的过滤膜构成。外膜构件一般由孔径在1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过滤膜构成。
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的工艺过程是:将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浸没于污水处理池中,绝大部分污染物被外膜阻隔,含有少量细微粒污染物的污水透过外膜进入外腔,细微污染物再被内膜阴隔,净水透过内膜进入内腔,再通过出水孔或出水管排出过滤水。
为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在外腔内还可以设置曝气管。优选方案是在外腔内设置有2组曝气管,一组设置在外腔的底部,另一组设置在外腔的中部。上述曝气管除了促进污水生化反应更彻底外,还可以起到冲刷膜构件表面的作用,有效避免膜表面被污染或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另一种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的截面图。
图4是另一种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包括封头1、中心管11、内膜构件2和外膜构件3。中心管11连接上下两个封头1,中心管11管体上设置有进水孔。内膜构件2绕封头1的凸出部圆周安装,构成内腔21,外膜构件3再在外侧圆周安装,并与内膜构件2构成外腔31。所述中心管11同时作为出水管,用来抽出内腔21中的过滤水。所述内膜构件2是由孔径小于0.1微米的过滤膜构成,所述外膜构件3是由孔径在1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过滤膜构成。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另一种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管式膜组件,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再设置有两组环形曝气管4,一组设置在外腔31的底部,另一组设置在外腔31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包
- 下一篇:化妆工具收纳盒(圆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