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852.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柯文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柏力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04 | 分类号: | F26B15/04;F26B23/04;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硅胶生产过程中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硅胶生产均沿用传统的隧道窑干燥生产工艺,物料由储料装置存储,人工手动装料至不锈钢托盘,再将托盘均匀摆放在烘干车上,人工推车至隧道烘干窑进行干燥,在隧道烘干窑干燥一定时间后人工推出烘干车,将车上托盘内的物料放料到筛选设备,完成一次物料的烘干过程。传统隧道烘干窑为砖混结构,先期投资较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工艺落后、消耗大量的电能及热能、恒温干燥、干燥程度不均匀、干燥状态及干燥效果无法得到控制、产品破碎率高、合格率低,不能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胶烘干装置,干燥效果好,节省能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有物料传送带,机架上设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设有预热腔体、加热腔体和保温腔体,预热腔体和加热腔体之间、加热腔体和保温腔体之间设有隔板,该隔板下部设有供传送带穿过的开口,预热腔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该进风口与热风管连接,出风口装接有排风管,加热腔体内设有转盘,该转盘上设有托板料架,加热腔体内设电加热管,转盘侧壁内部设有热风道,该热风道上设有朝向托板料架的热风出口,保温腔体装接有热风送管,预热腔体设有进料口,保温腔体设有出料口,机架上设有收料箱,该收料箱位于物料传送带的末端。
所述加热腔体内上部设有弧形顶板。
所述隔板内设有隔热层。
所述预热腔体、加热腔体和保温腔体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托板料架包括底架和侧架,底架由至少两根圆形管并排间隔设置,侧架下端与底架连接、上部与转盘连接。
所述侧架和底架之间还设有倾斜挡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预热腔体、加热腔体和保温腔体,利用不同的加热温度,从而有利于节省能源,并且确保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板料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硅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上设有物料传送带2,机架1上设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设有预热腔体5、加热腔体10和保温腔体13,预热腔体5和加热腔体10之间、加热腔体10和保温腔体之13间设有隔板7,该隔板7下部设有供传送带穿过的开口,预热腔体5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该进风口与热风管4连接,出风口装接有排风管3,加热腔体10内设有转盘9,该转盘9上设有托板料架8,加热腔体10内设电加热管11,转盘9侧壁内部设有热风道,该热风道上设有朝向托板料架8的热风出口,保温腔体13装接有热风送管15,预热腔体5设有进料口,保温腔体13设有出料口,机架1上设有收料箱16,该收料箱16位于物料传送带的末端。预热腔体的温度低于加热腔体的温度,保温腔体的温度小于加热腔体的温度,从而不同的腔体之间,可采用不同的加热,从而节省能源。而且在较高温的加热腔体中,利用转盘带动物料转动,使物料在加热腔体中停留较长时间,提高干燥效果,烘干更加彻底。 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也会带动加热腔体内的热风形成一定的流动,热风进入到转盘侧壁内的热风通道,然后再从热风出口流出直接流到托板料架,对托板料架上的物料烘干加热。
所述加热腔体10内上部设有弧形顶板,有利于向上流动后再向下折返。
隔板7内设有隔热层,使预热腔体5、加热腔体10和保温腔体13之间最大程度的不会相互产生热影响,各个腔体中的温度单独控制。预热腔体、加热腔体和保温腔体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托板料架8包括底架81和侧架82,底架81由至少两根圆形管并排间隔设置,侧架下端与底架连接、上部与转盘连接。侧架82和底架81之间还设有倾斜挡杆83。转盘转动带动托板料架转动,当转动到物料传送带上时,由于传送带向前传送,从而使得物料传送带上的物料被输送到托板料架上,然后转动大半圈后再到达物料传送带上时,受到该物料传送带的传送引力重新被带到物料传送带上,进而向外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柏力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柏力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