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页岩气储层污染室内评价实验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5567.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华;曾顺鹏;李春海;雷登生;齐成伟;李小刚;张瀛;丁忠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7/04 | 分类号: | G01N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气储层 污染 室内 评价 实验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开采中实验用气液分离计量装置,尤其是一种气液充分分离、计量准确和降低误差的页岩气储层污染室内评价实验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天然气处理及测量技术的发展,含液天然气的准确计量为生产监控以及气藏管理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资料。然而现有生产试验以及石油与天然气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验,所采用的气液分离计量装置,一般都是使用单一的容器让气液自然分离,或者使用干燥器来吸收液体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然后分离计量。
上述结构的气液分离计量装置存在分离不充分、计量不准确的问题,应用到页岩气储层污染室内评价实验中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充分分离、计量准确和降低误差的页岩气储层污染室内评价实验计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页岩气储层污染室内评价实验计量装置;其中:包括透明玻璃瓶,在透明玻璃瓶的瓶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瓶口匹配的密封塞,在密封塞上设置有供气液流通的进料管和出料管,该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与透明玻璃瓶的内腔连通;在透明玻璃瓶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a和透明旁通玻璃管,该透明旁通玻璃管的下端口与透明玻璃瓶的内腔下部连通,透明旁通玻璃管的上端口高于透明玻璃瓶的瓶口,在透明旁通玻璃管上设置有刻度线b;
所述透明玻璃瓶有两个,该两个透明玻璃瓶分别是透明玻璃瓶A和透明玻璃瓶B;透明玻璃瓶A上的出料管与透明玻璃瓶B上的进料管通过软管连接为一体形成连通管;
所述透明玻璃瓶A的进料管的出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A的内腔的底部,透明玻璃瓶A的出料管的进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A的内腔的顶部,该透明玻璃瓶A放置在电子秤A上;
所述透明玻璃瓶B的进料管的出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B的内腔的顶部,透明玻璃瓶B的出料管的进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B的内腔的底部,该透明玻璃瓶B的出料管的出料口位于量杯的内腔中,该量杯放置在电子秤B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气液充分分离、计量准确和降低了误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图中的页岩气储层污染室内评价实验计量装置;其中:包括透明玻璃瓶1,在透明玻璃瓶1的瓶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瓶口匹配的密封塞2,在密封塞2上设置有供气液流通的进料管3和出料管4,该进料管3和出料管4均与透明玻璃瓶1的内腔连通;在透明玻璃瓶1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a5和透明旁通玻璃管6,该透明旁通玻璃管6的下端口与透明玻璃瓶1的内腔下部连通,透明旁通玻璃管6的上端口高于透明玻璃瓶1的瓶口,在透明旁通玻璃管6上设置有刻度线b7;
所述透明玻璃瓶1有两个,该两个透明玻璃瓶1分别是透明玻璃瓶A101和透明玻璃瓶B102;透明玻璃瓶A101上的出料管4与透明玻璃瓶B102上的进料管3通过软管连接为一体形成连通管8;
所述透明玻璃瓶A101的进料管3的出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A101的内腔的底部,透明玻璃瓶A101的出料管4的进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A101的内腔的顶部,该透明玻璃瓶A101放置在电子秤A9上;
所述透明玻璃瓶B102的进料管3的出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B102的内腔的顶部,透明玻璃瓶B102的出料管4的进料端位于透明玻璃瓶B102的内腔的底部,该透明玻璃瓶B102的出料管4的出料口位于量杯10的内腔中,该量杯10放置在电子秤B11上。
实验时,首先在透明玻璃瓶A101的内腔中装入液体溶剂〖所述液体溶剂用于溶解或吸收驱替实验中采用的液体〗,在透明玻璃瓶B102的内腔中装入蒸馏水,装入液体溶剂后的透明玻璃瓶A101在电子秤A9上的读数为质量M1,由透明玻璃瓶A101上的刻度线a5得出透明玻璃瓶A101中液面上方空气的体积VA1;由透明玻璃瓶B102上的刻度线a5得出透明玻璃瓶B102中液面上方空气的体积V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5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挥发物加热过程中残余物称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泥浆比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