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封转环卸扣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5636.4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徐子俊;陶安祥;陶兴;陶良凤;张卫新;李剑;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5/08 | 分类号: | F16G15/08;F16N1/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封转环卸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附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链条连接的油封转环卸扣。
背景技术
用于链条连接的转环卸扣主要作用是保证链条在使用时能正常转动,避免出现铰链,油封转环卸扣可通过注油孔注油,使卸扣防锈并保证转动灵活性。由于该油封转环卸扣形状不规则,锻造比较困难,机加工要求高,与之特别设计一种新型油封转环卸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规则、锻造容易的油封转环卸扣。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封转环卸扣,包括第一环栓和第二环栓,所述的第一环栓和第二环栓对称设置在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构成的凹槽内,所述的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平行设置,并通过螺栓与螺帽配合完成对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的连接锁定,所述的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之间设置有注油孔。
作为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环栓由栓体连接部、栓体颈部以及栓体卡合部组成,所述的栓体颈部与第一封盖弧度间隙配合,所述栓体卡合部端部设置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便于锻造和机加工,使用时更容易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环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环栓,11.栓体连接部,12.栓体颈部,13.栓体卡合部13,2.第一封盖,3.第二环栓 4.第二封盖,5.注油孔 6.螺栓 7.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油封转环卸扣,包括第一环栓1和第二环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栓1和第二环栓3对称设置在第一封盖2和第二封盖4构成的凹槽内,所述的第一封盖2和第二封盖4平行设置,并通过螺栓6与螺帽7配合完成对第一封盖2和第二封盖4的连接锁定,所述的第一封盖2和第二封盖4之间设置有注油孔5。
所述的第一环栓1由栓体连接部11、栓体颈部12以及栓体卡合部13组成,所述的栓体颈部12与第一封盖2弧度间隙配合,所述栓体卡合部13端部设置有倒角。
在锻造过程中,第一环栓1和第二环栓3先制坯,然后放入环栓模具成型,然后再通过热处理以及机加工保证尺寸,第一封盖2和第二封盖4通过锻造成方坯,再热处理及机加工,加工完成后将第一环栓1和第二环栓3放入第一封盖2和第二封盖4的凹槽内,插入螺栓6锁紧螺帽7,装配完成,在使用时通过注油孔5向里面注油。
本实用新型采用30Mn2钢加工,要求热处理之后表面硬度HB165-230。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5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麻绳烧毛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