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VD真空脱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5649.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钱德桥;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中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vd 真空 脱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D真空脱气炉,具体是一种新型VD真空脱气炉,属于钢铁炉外精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炼钢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传统的炼钢技术已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单一的普通碳钢已没有多大市场,因此必须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和有市场竞争力的特优钢,而特优钢对钢坯中的气体含量及夹杂物要求十分严格,钢中气体含量过高是造成钢坯产生疏松、气泡,真空精炼技术是提高钢的洁净度和降低钢中杂质含量的有效措施,目前较典型的真空处理方法有VD法、RH法和DH法,VD法因其造价低廉和良好的脱气、脱硫、去夹杂物效果而得到广泛应用。
一般的VD真空脱气炉需要人工进行开炉操作,安全性低,没有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再处理,导致废气直接排放至环境当中,对环境造成污染,VD真空脱气炉中的密封盖板是用来密封钢包的盖板,一般的密封盖板为实心结构,造价高,且隔热性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VD真空脱气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VD真空脱气炉。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VD真空脱气炉,包括航车架、机械臂、真空炉、密封板和真空泵接管,所述航车架通过底部的机械臂连接至真空炉,所述真空炉底端设有排出管、吸入管,所述吸入管一侧的所述真空炉侧壁设有氩气入口,所述真空炉顶端安装顶部设有真空泵接管的密封板,所述真空炉对立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分别连接至第一除尘器和第二除尘器, 所述真空炉通过密封盖板连接至钢包,所述密封盖板由隔热板和上盖包板组合而成,且隔热板和所述上盖包板之间设有龙骨架。
优选的,所述龙骨架为一种三角形结构的龙骨架,且龙骨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上盖包板和所述隔热板紧密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和所述真空泵接管为一体化结构,且真空泵接管与所述密封板之间的角度为90°。
优选的,所述排出管和所述吸入管均延伸至所述钢包内部。
优选的,所述真空炉内部的内径从底端至顶端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VD真空脱气炉,通过航车架底部的机械臂固定并控制真空炉所处位置的高度,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安全性高,且机动性强,整个钢板和真空炉之间的密封通过密封盖板实现,密封盖板由隔热板、上盖包板构成框架,内部设有三角形结构的龙骨架,一方面提高了密封盖板的强度以及隔热性能,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密封盖板的用料,降低了使用成本,真空炉内腔的底部面内径小于顶部的内径,使得钢水的脱气更加彻底,利用设置在两个排气管一端除尘器,可以将排出的废气当中的粉尘去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航车架,2、机械臂,3、第一排气管,4、第一除尘器,5、真空炉,501、排出管,502、吸入管,503、氩气入口,6、钢包,7、密封盖板,701、隔热板,702、上盖包板,703、龙骨架,8、第二除尘器,9、第二排气管,10、密封板,11、真空泵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新型VD真空脱气炉,包括航车架1、机械臂2、真空炉5、密封板10和真空泵接管11,所述航车架1通过底部的机械臂2连接至真空炉5,所述真空炉5底端设有排出管501、吸入管502,所述吸入管502一侧的所述真空炉5侧壁设有氩气入口503,所述真空炉5顶端安装顶部设有真空泵接管11的密封板10,所述真空炉5对立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第一排气管3和第二排气管9,所述第一排气管3和所述第二排气管9分别连接至第一除尘器4和第二除尘器8,所述真空炉5通过密封盖板7连接至钢包6,所述密封盖板7由隔热板701和上盖包板702组合而成,且隔热板701和所述上盖包板702之间设有龙骨架7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中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中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5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