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6184.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2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苏涛;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H04R1/02;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 代理人: | 张磊,张雪梅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电子产品中重要的电声换能器件,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微型扬声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用户也对电子产品的声音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对微型扬声器逐渐进行改进。
扬声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内部气体膨胀气压升高,导致振膜受压力影响上下振动不对称,为了平衡扬声器内外气压,保持振膜对称性,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案是在扬声器外壳上开设一个泄声孔,同时为了减小扬声器模组的泄漏量,需要在泄声孔处设置阻尼网布。阻尼网布通常采用粘接的方式设置在泄声孔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但是,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模组外壳和阻尼网布,可能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粘贴阻尼网布后,如果按压强度不够,会导致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的粘接力过小,跌落试验后或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网布翘起现象,导致产品漏气;或者扬声器在进行高温高湿环境的可靠性试验后,出现阻尼网布翘起脱落的现象,导致泄漏量过大产生漏气;又或者阻尼网布通过人工粘贴在模组外壳内的泄声孔处,在产品线上易发生因操作人员漏贴阻尼网布,造成扬声器成品无法返修只能报废。另一方面因粘结剂具有一定的厚度,容易在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之间产生缝隙,当泄声孔有气流冲击时,会使阻尼网布发生贴附或远离模组外壳的弹性形变,这种弹性形变会使透气面积发生改变,影响振膜的平衡。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模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阻尼网布的透气面积发生改变、同时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连接牢固的扬声器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模组外壳和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容纳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构成所述后腔的模组外壳上开设有连通外部空间的泄声孔,所述泄声孔覆盖有通过热熔压合固定在模组外壳上的阻尼网布。
优选地,所述阻尼网布具有背胶层。
优选地,所述阻尼网布热熔压合在模组外壳的外表面或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阻尼网布热熔压合在模组外壳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匹配设置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泄声孔开设在上壳体。
优选地,所述泄声孔的孔径为0.5~1.0mm。
优选地,所述阻尼网布的开孔率为1%~20%。
优选地,所述阻尼网布的开孔率为1%-8%。
优选地,所述阻尼网布为非金属网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在模组外壳泄声孔上通过热熔压合的方式封盖有阻尼网布,避免采用粘接剂粘接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时产生粘结层,从而避免使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之间产生间隙。当泄声孔有气流冲击时,阻尼网布紧密结合在外壳表面上,难于发生贴附或远离模组外壳的弹性形变,也就防止了阻尼网布的透气面积发生改变,从而改善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保证了声学性能的一致性。同时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之间采用热熔压合的连接方式比胶粘的连接方式牢固,避免在运输途中、跌落试验后或进行高温高湿环境测试后,因粘接力下降出现阻尼网布翘起脱落的现象。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阻尼网布上设置背胶层,可在热熔压合前,临时固定阻尼网布到模组外壳上,避免热熔过程中阻尼网布移动造成偏位,不能完全覆盖住泄声孔。本实用新型中的背胶层用于将阻尼网布临时固定在外壳上,因此背胶层的厚度很薄,不足以使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之间产生间隙,因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厚粘合剂层的缺陷。采用热熔压合方式连接阻尼网布与模组外壳是通过机械化流水线实现的,可避免操作人员漏贴阻尼网布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泄声孔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6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