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钢丝结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6740.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古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16 | 分类号: | B60C9/16;B60C9/1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袁辰亮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钢丝 结构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及人力车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
背景技术
钢丝轮胎现部分轮胎厂家已有开发,但只注重于轮胎的防刺性能,造成轮胎太重,钢丝排布不合理,钢丝胎的优越性能未能体现出来,而尼龙轮胎胎体变形量大,轮胎省电,省油性不能在结构上全面体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包括底胶层和胎面胶层;所述底胶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钢丝带束层,且所述钢丝带束层仅设置在轮胎胎冠区域,且与胎冠中心线对称分布。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由至少2根钢丝相互绞合捻合成一股后均匀排布而成,且所述钢丝带束层表面复合有钢丝胶,相邻两股钢丝间间距0-2毫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为至少两层,相邻两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的圆弧角形成20°-80°夹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丝带束层端点距离轮胎胎肩边缘部大于10毫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相邻两钢丝带束层宽度相差5毫米以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靠近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钢丝带束层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相邻钢丝带束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为至少两层,且相邻两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呈交叉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钢丝结构轮胎具有如下优点:
1、轮胎更加耐磨;该新型结构钢丝胎耐磨性能提升10%以上。
2、轮胎更省电、省油;该新型结构钢丝胎省电性能提升6%以上;
3、轮胎更加防刺;该新型结构钢丝胎强度提升25%以上;
4、轮胎更易修补;该新型结构钢丝胎修补胶条后,不易掉落,可确保轮胎正常使用;
5、轮胎变形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钢丝带束层两层角度交叉贴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两层角度交叉贴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钢丝结构轮胎,它包括底胶层和胎面胶层,该两层结构为现有轮胎通有的结构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底胶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是指:聚酯帘布层或尼龙纤维帘布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与所述胎面胶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钢丝带束层,且所述钢丝带束层仅设置在轮胎胎冠区域,且与胎冠中心线对称分布。该结构使得轮胎更省电、省油、轮胎更易修补。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带束层由至少2根钢丝相互绞合捻合成一股后均匀排布而成,且所述钢丝带束层表面复合有钢丝胶,相邻两股钢丝间间距0-2毫米,从而形成钢丝带束层。
具体的,如图1所示,钢丝带束层为了增强轮胎的防刺功能,本实施例对钢丝带束层和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做了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带束层包括第一钢丝带束层2和第二钢丝带束层1两层结构,如图2所示,优选的,相邻的第一钢丝带束层2和第二钢丝带束层1两层钢丝带束层呈交叉排列。优选的,靠近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钢丝带束层宽度大于远离所述聚酯或尼龙纤维帘布层的相邻钢丝带束层,即第一钢丝带束层2的宽度大于第二钢丝带束层1的宽度。该排布结构更合理,不仅保证钢丝轮胎的防刺功能,且轮胎重量减轻,使用起来更轻便,车辆省电省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6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充气轮胎
- 下一篇: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