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6854.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彭丽巧;褚立峰;李泽余;孙慧;彭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吴昊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变频器 满载 功率 损耗 测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变频器是将固定频率的电能转变为可调频率的电能的装置,级联式高压变频器主要由控制、功率、变压器三部分构成。其中功率部分由若干个低压功率模块级联而成,控制器经过核算,通过光纤给各模块逆变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下达动作指令,并接受各模块回传的状态指令,控制算法非常复杂。高压变频器多根据行业特点、负载特性、现场工艺工况等实际需求定制生产,因此高压变频器出厂前带载与老化试验是考验变频器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然而,现有技术中高压变频器带载与老化试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电源和负载。受电源(容量、电压等级)条件限制,大部分高压变频器生产厂家只做电抗无功带载试验。变频器整机试验时,采用380V低压供电,经过380V/10kV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再通过串联其中的调压器调整变频器输入电压满足实际带载、老化试验需求。此方案变频器输出负载采用电抗器并联方阵作为负载。带电抗器方阵试验时,后端仅能提供无功负载,负载电流在电抗器方阵、变频器单元逆变部分、直流滤波电容之间流动。带载试验过程仅能验证及老化功率单元IGBT逆变、直流滤波两部分,功率单元整流、整机移相变压器无法得到带载、老化验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机移相变压器无法得到带载、老化验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功率电源、模块隔离电源、输出保险、微功耗负载;
所述功率电源将输入市电电压进行电压调整后,将调整后电压输入待测高压变频器移相变压器一次侧;
所述模块隔离电源,将输入市电分组隔离及变压处理后输入到所述待测高压变频器的各单元模块控制板接口;
所述输出保险,一端接所述待测高压变频器输出端,另一端接所述微功耗负载一端;所述微功耗负载另一端接地,用于模拟实际不同容量高压电机功率阻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待测高压变频器和如上所述的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功率电源、模块隔离电源、输出保险、微功耗负载组成的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不但简化了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测试工装的结构、降低测试工装制作成本、还能够实现能量损耗小的微功率损耗负载,配合低压380V电源、控制软件实现变频器全载试验、老化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系统的框图;
1功率电源;2模块隔离电源;3输出保险;4微功耗负载;
5待测高压变频器的移相变压器;6待测高压变频器单元模块;
7待测高压变频器中性点接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变频器满载微功率损耗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参见图1,该装置10包括:功率电源101、模块隔离电源102、输出保险103、微功耗负载104;
所述功率电源101将输入市电电压进行电压调整后,将调整后电压输入待测高压变频器移相变压器一次侧;
所述模块隔离电源102,将输入市电分组隔离及变压处理后送输入到所述待测高压变频器的各单元模块控制板接口;
所述输出保险103,一端接所述待测高压变频器输出端,另一端接所述微功耗负载104一端;所述微功耗负载另一端接地,用于模拟实际不同容量高压电机功率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6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