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运输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108.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6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崔桂生;周春雨;孟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跃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25/04;B65D2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运输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新型运输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板材制造业的日益兴盛,板材制备技术越来越精湛,人们对板材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板材制备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其通过运输工具运输到不同的加工场地实施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工作。现在的传统运输设备为运输小车。此种运输工具虽然存在运输灵活的特点,但是运输动力来源于人力,所以会耗费一定的人力资源。此外,由于运输小车装载量少,所以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往复多次进行板材转运工作,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过大,产生强烈的疲劳感,最终的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寻求一种更为便捷的运输工装,利于吊运工装。然而,现有的吊运工装过于简陋,无法保证足够高的承重能力,且不具备防止板材运输途中突然发生散落能力,因而这些结构上的欠缺导致吊装运输存在很大的失误率,最终依然无法达到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板材吊运工装,具有承重能力强、板材运输途中不易散落优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的新型运输工装。
本实用新型新型运输工装,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的吊装架,所述吊装架与所述底板之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间部位焊接有隔板,所述吊装架上端面焊接有用于起吊的吊环,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活动栏板和固定栏板,所述活动栏板底部与所述底板枢接固定,所述活动栏板上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吊环钩连固定,所述固定栏板底部和顶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吊装架上端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端面焊接有滚轮安装架,所述滚轮安装架上安装有多个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万向滚轮。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活动栏板或是所述固定栏板一侧的所述底板底端枢接有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架的侧壁前后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起吊绳索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吊装架中所述支撑柱的数目为两个,且以所述底板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于所述吊装架的前后两侧。
本实用新型新型运输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该新型运输工装中的所述支架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栏板和活动栏板为装载在所述支架主体中的板材提供了良好的限位功能,这样在吊装运输途中不会因为所述支架主体受力不均衡倾斜而出现板材脱落的情况;设置所述活动栏板主要是为了板材在进行所述支架主体的装卸操作时更加便利而设计。其次,所述吊环一方面是为固定所述活动栏板的上端而设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与吊装动力装置如天车等的吊钩安装更加方便而设置。再者,所述支撑柱的设置则是为了提高所述吊装架与所述底板的承力强度,进而提高该支架主体的承重能力。最后,所述隔板的设计是为了分担所述底板所承受的板材重力作用,即将待运输的板材分别装载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隔板的上端面,该设计可避免因为所述底板受压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吊环,2、活动栏板,3、支架主体,4、扶手,5、滚轮,6、固定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型运输工装,包括支架主体3,所述支架主体3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的吊装架。所述吊装架与所述底板之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间部位焊接有隔板。所述吊装架上端面焊接有用于起吊的吊环1。
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活动栏板2和固定栏板6。所述活动栏板2底部与所述底板枢接固定。所述活动栏板2上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吊环1钩连固定。所述固定栏板6底部和顶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吊装架上端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该新型运输工装中所述支架主体3左右两侧的固定栏板6和活动栏板2为装载在所述支架主体3中的板材提供了良好的限位功能。这样在吊装运输途中不会因为所述支架主体3受力不均衡倾斜而出现板材脱落的情况。设置所述活动栏板2主要是为了板材在所述支架主体3的装卸操作更加便利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跃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跃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出物防尘储纳箱
- 下一篇:用于构建融合蛋白的连接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