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功率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543.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2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崔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傲迪特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08;H01L29/417;H01L29/423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00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功率 晶体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功率器件,特别涉及一种微型功率晶体管。
背景技术
晶体管由半导体材料组成,晶体管基于输入的电流或电压,改变输出端的阻抗,从而控制通过输出端的电流,并且晶体管输出信号的功率可以大于输入信号的功率,因此晶体管可以作为电流开关或作为电子放大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功率管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功率晶体管,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功率晶体管VCBO高,集电极电流IC较大,尺寸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功率晶体管,硅晶片尺寸为2.45mm×2.45mm,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设有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基区上设有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所述发射区为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列的方形柱状发射区,每个所述方形柱状发射区上设发射区引线有孔,发射区引线由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发射极电极;每个所述方形柱状发射区四角基区上设有基区引线孔,基极引线由基极金属化电极条连接至基极电极;基极金属化电极条和发射极金属化电极条之间通过绝缘槽分隔开;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高掺杂的P型基区外围处设有保护环结构,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保护环、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设有碳纳米层;所述碳纳米层、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沉积阳极金属;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阴极金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上,高掺杂的P 型基区外围处设有三个保护环结构,最外围为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高掺杂N 型硅保护环和高掺杂的P型基区之间设有两个高掺杂P型硅保护环,三个保护环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高掺杂N型硅的第一保护环、高掺杂P型硅的第二保护环和高掺杂P型硅的第三保护环。
优选的,所述保护环结构宽度为254μm,高掺杂P型硅的保护环宽度为 12μm,深度150μm,高掺杂N型硅保护环宽度为35μm;第一保护环、第二保护环、第三保护环和高掺杂的P型硅基区的横向距离依次为90μm、55μm、5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发射区为若干等距离间隔排列的方形柱状发射区,方形柱状发射区所属晶格单元尺寸为158μm×110μm,硅晶片内晶格单元总数为16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发射区引线孔为尺寸为54μm×64μm 的方形孔,发射区金属化电极条宽度为64μm;所述基区引线孔为尺寸为30μm ×60μm的方形孔,基区金属化电极条宽度为74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绝缘槽的宽度为15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电阻率为 100Ω·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碳纳米层、高掺杂N型硅的发射区、高掺杂P型硅的基区上沉积金属Al作为阳极,低掺杂N型硅的集电区背面沉积金属Ag作为阴极;阳极金属和阴极金属外设有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功率晶体管VCBO高,集电极电流IC较大,尺寸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芯片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芯片晶格单元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晶体管外围保护环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涉及的数值单位为μm。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傲迪特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傲迪特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