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狱AB门车辆登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8174.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黄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狱 ab 车辆 登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监狱AB门车辆登记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监狱AB门车辆登记系统。
背景技术
监狱是关押改造服刑人员的特殊场所,安全稳定是其首要任务。而AB门作为监狱唯一的对外门户,一直都是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监狱AB门是监狱干警出入、犯人押送、货物运输的必经之路,是监狱内部和外界联通的唯一通道,每天进出监区的人员和车辆相当频繁,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车辆进出监过程中需要快速核对车辆信息、完整记录进出监的过程及相关环节的责任干警,防止非法车辆混入,同时为保证监区内车辆的数量和信息与实际相符,需要对进出监狱的车辆进行统计,达到车辆进出监过程的可控、可查、可管,方便事后回溯。目前使用的监狱大门车辆登记管理的方式为:当车辆在监门外停靠区等候时,由带车监狱警察到武警监门哨交验相关手续和证件并登记签字。监门哨兵核对无误后,开启车行通道A(B)门,车辆才允许进入AB门之间的车辆检查区。这些传统的监狱大门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多靠人工手动操作,并且采用纸质登记、审批等,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监狱AB门车辆登记方式带来的操作步骤繁琐、登记效率低下、车辆管理简单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狱AB门车辆登记系统,对已注册的车辆和驾驶员能够实现自动开启AB门,对未注册的车辆和驾驶员提供人工授权方式,开启A(B)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监狱AB门车辆登记系统,该系统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所述下位机包括地感线圈、图像信息采集模块以及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地感线圈、图像信息采集模块以及A/B门连接,上位机通过以太网与下位机的主控模块连接。
在当前AB门采用车行与人行通道分开出入的管理方式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到达等待区时,触发地感线圈向主控模块发送一个电信号,并激活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图像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车辆信息和人脸信息,将采集的车辆信息与人脸信息通过以太网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比较采集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确定对A/B门的操作,并将该操作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A/B门进行相应的动作(开启与闭合)。
优选的,所述车辆登记系统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LED灯。在使用该技术方案时,当车辆到达等待区时,触发地感线圈向主控模块发送一个电信号,并激活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LED灯打开,为图像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信息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
优选的,所述车辆登记系统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蜂鸣报警器。在使用该技术方案时,当上位机比较采集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时确定所采集的信息为未注册信息,则发送信息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控制蜂鸣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监控人员注意AB门处实际情况。
优选的,所述车辆登记系统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所采集的信息,其中显示模块为VGA显示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为ZYNQ主控模块;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为带有USB接口的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监狱AB门车辆登记系统,采用ZYNQ主控模块,具有识别准确率高,硬件成本低的特点,十分适用于监狱或看守所等对车辆登记有严格要求的环境。其次,在使用本系统时,触发地感线圈时,还通过主控模块控制LED灯打开,为图像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信息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车辆停止在进入(出)AB门的等待区域,加上良好的光线,保证了图像信息采集模块的采集质量,使得车牌识别与人脸识别更加容易且准确率更高。同时,还设有蜂鸣报警器,当检测的车辆未注册时,则可以蜂鸣报警器提醒管理人员注意来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物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8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