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8416.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颜雪琴;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雪琴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神经内科 内防 感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集聚于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时,颅内血肿因而形成。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且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等。血肿常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也可在没有明显原发性脑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
在对颅内血肿引流时,通过导引穿刺将引流管插入颅脑内,引流液通过引流管流入储液瓶中,现有的颅内引流管多为直管引流,引流给药均在同一通道内操作,当颅内压力低时,引流液容易倒流入颅内,增加颅内感染及颅内积气的发生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可控制引流速度,并防止引流液倒流,避免颅内感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颅内防感染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对称的托板,所述托板中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环套有带螺纹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两端穿过所述架体,所述转轴上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位于活塞筒内,所述活塞筒两侧连接有对称的倒置的L型架,所述L型架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活塞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外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L型架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活塞筒的侧壁的排气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排液管内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滑块外环套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均连接有齿轮轴,每个所述齿轮轴均通过第一轴承连接在所述托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架体下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设有一组万向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上均连接有手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板两侧设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利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不同大小,从动齿轮转动时,第一主动齿轮转速要大于第二主动齿轮。
当需要转轴快速上下运动时,可以选择操作第二主动齿轮的手柄,操作省力。
当不需要转轴快速上下运动时,可以选择操作第一主动齿轮的手柄,操作精确。
转轴在滑块的转动下,带动活塞杆上下运动,使活塞在活塞筒内上下运动,配合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使活塞筒内持续形成负压状态,通过引流管将颅内血肿吸走,从排液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中:1、活塞筒,2、活塞,3、L型架,4、活塞杆,5、转轴,6、从动齿轮,7、第一主动齿轮,8、齿轮轴,9、第一轴承,10、托板, 11、架体,12、滑板,13、底座,14、万向轮,15、螺栓,16、第二轴承,17、滑块,18、第二主动齿轮,19、手柄,20、第一单向阀,21、第二单向阀,22、第三单向阀,23、排液管,24、引流管,25、波纹管,2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雪琴,未经颜雪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8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防盗系统的实训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拆装实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