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的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8464.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5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洋;张兴龙;王宏磊;石力源;时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彭益宏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工程施工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的安全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空作业已成为常见的工作,由于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高,作业人员均配备了安全带,安全带起到了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或发生坠落后将作业人员安全悬挂的个体防护装备,进而来降低高空坠落的发生。
现阶段的安全带均采用布带组合而成,工作人员在使用安全带时,安全带与工作人员肩部接触部位没有设立防护装置,进而会导致布带损伤到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一定的勒痕,严重会造成工作人员接触部位血液不流通,影响工作人员肢体运动,且安全带与工作人员胯部连接时,没有设置抵制装置,进而在悬挂状态时,工作人员胯部会受力比较大,会造成胯部出现疼痛感,严重会影响腿部血液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的安全带,具备良好防护效果,避免了布带对工作人员肩部造成勒痕和血液不流通现象,降低了工作人员悬挂时胯部的受力,进而减少了胯部的疼痛感,保证了悬挂时腿部血液循环的优点,解决了安全带与工作人员身体接触部位没有设立防护装置,进而会导致布带损伤到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一定的勒痕,严重会造成工作人员接触部位血液不流通,影响工作人员肢体运动,且安全带与工作人员胯部连接时,没有设置抵制装置,进而在悬挂状态时,工作人员胯部会受力比较大,会造成胯部出现疼痛感,严重会影响腿部血液循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的安全带,包括护裆布块,所述护裆布块的中部设置有座垫,该护裆布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护垫,所述护裆布块的两端均设置有腿带,且护裆布块前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远离护裆布块的一端设置有承接带,且第一连接带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连接分带,该连接分带远离第一连接带的一端与承接带连接,所述护裆布块的背侧设置有护腰布块,该护腰布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所述护腰布块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肩带,该肩带远离护腰布块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连接,两个肩带表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胸带和第二胸带,第一胸带的一端设置有扣槽,第二胸带的一端设置有扣块,所述护腰布块的顶部设置有加强布块,该加强布块顶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带,第二连接带远离加强布块的一端设置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对称设立于护腰布块的两侧,且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远离护腰布块的一端均通过带扣与承接带的两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肩带交叉设立于加强布块的背侧,且肩带的内侧设置有护肩布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胸带和第二胸带对称设立于肩带的一侧,且扣槽与扣块的大小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护裆布块和护裆布块上的座垫和护垫,达到了避免了传统布带对胯部伤害,进而避免了工作人员的胯部被勒导致血液不循环换同时,提高了安全带舒适度的优点,通过设置护腰布块和护肩布带,达到了防止肩部被肩带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肩部和背部的舒适度,同时,增加安全带保护作用的优点,通过设置第一腰带、第二腰带和承接带,达到了方便安全的穿戴,同时,保证了安全带腰部保护的优点,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带和连接分带,达到了增加安全的稳定性,提高了悬挂时对工作人员的兜载性能,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裆布块、2座垫、3护垫、4腿带、5第一连接带、6承接带、7连接分带、8第一腰带、9第二腰带、10护腰布块、11肩带、12加强布块、13第二连接带、14挂钩、15第一胸带、16扣槽、17第二胸带、18扣块、19护肩布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8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砼压力泌水仪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血气测定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