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研磨管及生物物质分离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0698.4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森;杨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振东基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B02C19/00;B02C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0306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生物 物质 分离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研磨管及生物物质分离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生物技术领域,对物质的分离提取,目前通常对生物组织样本先进行研磨,后采用离心、过滤、萃取、电泳等操作进行分离。研磨是生物物质分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操作环节,其研磨的效率对生物物质分离的提取率和提取纯度均有较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采用研磨管盛装生物组织样本进行研磨,由于研磨管内壁对生物组织样本的研磨不充分,导致组织分离提取率低,提取物纯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管,该研磨管的外部设置与试管架的防旋转槽配合的凸棱结构防止自身随研磨芯做旋转运动,研磨管的内部纹理结构决定了它和研磨芯之间具有相当的配合作用,故大大增加了其对生物样本的摩擦力,使标本能够被充分研磨,凸显样品破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物质分离组件,其对生物组织样本的研磨充分,分离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研磨管,其包括相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远离第二管体的端部封闭,第二管体的远离第一管体的端部形成管口,第一管体的内侧壁沿第一管体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凸块。
为了防止研磨管在操作中随研磨芯旋转,较佳的,第一管体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研磨管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限位块,限位块与试管架的防旋转槽配合对研磨管进行固定。
一种生物物质分离组件,其包括上述研磨管以及可伸入研磨管的研磨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管,在研磨管的封闭端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凸块,凸块的设置能够增加内壁对待研磨样品的摩擦力,使其对样品的研磨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物质分离组件在进行研磨操作时,将研磨芯伸入该研磨管,通过研磨芯的端部旋转时和研磨管的封闭端的内侧壁之间产生的剪切力对生物组织样本进行研磨。该研磨管设置的凸块增大了研磨管内壁的粗糙度,增强了研磨管对样品的切削效果,从而使研磨更充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管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管架的剖视图;
图4图3中Ⅲ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管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管的另一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管的再一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芯的另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芯的再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试管架;110-支撑架;111-容纳管;112-试管孔;113-防旋转槽;120-底座;121-空腔;122-底板;123-进液口;124-密封盖;125-防滑垫;126-凸缘;127-第一灌注槽;128-台阶;129-外边缘;130-翻边;131-侧板;132-第二灌注槽;200-研磨管;210-第一管体;211-凸块;212-限位块;220-第二管体;221-管口;222-凸台;300-研磨芯;310-研磨头;311-凸棱;312-沟槽;313-研磨平面;320-研磨杆;330-连接套;33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振东基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中医学院,未经山西振东基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0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机启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终端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