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0921.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杰;谈卓雅;王鑫;包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84 | 分类号: | G01F23/28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宋冠群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延长 雷达 物位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位计,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
背景技术
雷达物位计是一种新型性能优良的非接触的界面测距设备。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自来水、污水处理、水利水文、钢铁、煤矿、电力、交通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由于其安装调试操作简便,适用性广,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无可动件,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是一种新型理想的物位测量设备。其应用场所广阔,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由于仪表体积较小,直接安装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电子仓与测量环境距离较近,常期处于高温环境或处于高低温交替环境下,易导致仪表电子仓寿命降低,或者无法正常工作;在存在辐照环境时,电子仓直接暴露在辐射源的辐照下时会导致电子仓内电子设备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辐照、高温高压、高低温循环等恶劣条件下雷达物位计的应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包括:一雷达电子仓通过一柔性同轴电缆与一雷达天线连接;所述雷达电子仓包括:一MCU单元与一微波射频单元连接。
如上所述的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所述柔性同轴电缆外包覆有防护铠装。
如上所述的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所述雷达电子仓还包括:一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与所述MCU单元连接。
如上所述的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所述微波射频单元连接有一收发接口单元。
如上所述的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所述MCU单元连接有一电源通信单元。
如上所述的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所述柔性同轴电缆的一端与所述收发接口单元连接。
如上所述的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按键装置。
如上所述的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所述雷达电子仓包括:一表壳模块,所述MCU单元、所述微波射频单元均安装在所述表壳模块内;所述收发接口单元安装在所述表壳模块表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辐照、高温高压、高低温循环等恶劣条件下雷达物位计的应用问题;通过设置柔性的同轴电缆,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将对环境耐受性较弱的电子仓部分远离恶劣使用环境的办法,实现了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及适用范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的结构框图,请参见图1,一种柔性延长雷达物位计,其中,包括:一雷达电子仓1通过一柔性同轴电缆8与一雷达天线9连接;雷达电子仓1包括:一MCU单元2与一微波射频单元5连接。柔性同轴电缆8可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调整柔性同轴电缆8长度。在恶劣工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雷达物位计方便维护、拆卸及安装。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在高温、辐射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可适用于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测量和控制生产过程,主要用作物位、液位的连续测量和指示。
进一步的,柔性同轴电缆8外包覆有防护铠装。
进一步的,雷达电子仓1还包括:一显示控制单元3,显示控制单元3与MCU单元2连接;显示控制单元3上可显示所测数据及波形。
进一步的,微波射频单元5连接有一收发接口单元6。
进一步的,MCU单元2连接有一电源通信单元4。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通信单元44与MCU单元22相连,负责整机的电源供电并将MCU单元22所测得的数据通过数字通信及4-20mA变送出仪表。
进一步的,柔性同轴电缆8的一端与收发接口单元6连接。
进一步的,显示控制单元3包括按键装置。具体的,按键装置包括:四个按键,用户可通过四个按键实现对雷达的量程、测量范围、输出电流等的参数调整。
进一步的,雷达电子仓1包括:一表壳模块,表壳模块可以是电子仓1一侧壁的一凸起物块,收发接口单元6安装在表壳模块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0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