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1282.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正文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17/00;A61N1/36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561007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筋膜 一体 拨针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治疗中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
背景技术
针灸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用内服药物,而只需刺激人体肌表的腧穴或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系统的感传与作用,便能治疗人体表里内外的各种疾病。针灸医学融会于不同的科学文化领域,源远流长,历千年而不衰。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其治疗范围广,无毒副作用,因而深受患者欢迎。由于针灸作为中华传统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当进行针灸时,中医师常采用一根细小的针对人体上不同穴位进行针扎的动作,该细针一般称为针灸针。早期针灸针为砭石、石针、骨针、竹针,最后逐渐演变成各种材料的金属针,而由不锈钢材料所制成的不锈钢针,因为其具有相当的硬度、弹性、韧性、防锈、耐热、便宜等特性,广泛使用于目前中医针灸治疗。
肌筋膜炎是由于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身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其症状是: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特点是: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其出现的病因是: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劳损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针灸法,这样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还可使受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针灸针是针灸医学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针灸医生的工具,针灸针的发展就是针灸医学发展的缩影。目前广泛应用的重要针灸疗法是采用电针疗法,它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通过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方式,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师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有时需要进行破脓、放血、通痹、逐水;或者是需要进行剥离、切割病变组织以及铲除钙化等功能性治疗,采用单一的针灸针就不能进行操作,因而现有的针灸针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制一种高质量、高性能、操作简便、通用性好、性能稳定和疗效显著的拨针刀是针灸器材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现有针灸针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准确、方便,创伤小、通用性好,性能稳定和疗效显著的拨针刀,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肌筋膜一体拨针刀,包括有针尖、针体、针柄、刀杆和刀刃,所述针尖一体连接于针体的前端,所述针体的后端与针柄的一端连接,所述刀刃一体连接于刀杆的前端,所述刀杆的后端与针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针尖和针体以及刀杆和刀刃分别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制作而成,所述针柄为带有空腔的柱形结构,其两端采用螺纹方式分别与针体和针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针柄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靠近针体一端的针柄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针柄外表面设置摩擦纹,所述摩擦纹设置为直槽形纹路。
进一步地,在所述针体内设置有容纳腔体,在所述针体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容纳腔体相通的渗入孔,所述渗入孔沿针体周向方向设置在靠近针尖一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入孔设为1~3组,每组设为2~4个,相邻两组之间的渗入孔间隔均匀错开设置在针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入孔设置为2组,每组设置为3个,相邻两组之间的渗入孔间隔错开呈60度设置在针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导入针管,所述针体内的容纳腔体能容纳所述导入针管,在所述导入针管的插入端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渗入孔相匹配的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刀刃的长度为0.5~3cm,所述刀杆所在的轴线与刀刃所在的面呈倾斜设置,其倾斜夹角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正文,未经梁正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1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用遥控接点控制器
- 下一篇:智能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