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衬套及含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4574.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5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时玉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4 | 分类号: | B60G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孙静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套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衬套。
背景技术
对后扭力梁结构车型的汽车,为了增强汽车的舒适性、操控性及耐久使用性,减小在转向过程力矩的硬性、整车使用的耐久的提前失效以及耐久路试时插片的不掉落,因此对控制臂的后衬套的刚度及疲劳寿命要求很高。
传统的后衬套包括芯子、橡胶体和外骨架,所述橡胶体内设置有插片,但该后衬套在反复受力过程中,插片易从橡胶体内脱落,导致后衬套的刚度以及疲劳寿命较低,从而使得整车的耐久性较低,提高了售后索赔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后衬套中插片易脱落、刚度以及疲劳寿命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后衬套及含其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后衬套,包括沿所述后衬套的径向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芯子、弹性结构体和外骨架,其特点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体套设于所述芯子的外壁面并嵌设于所述外骨架的内壁面,且所述弹性结构体与所述芯子、外骨架形成一整体结构;
所述后衬套还包括弹性插片,所述弹性插片插设于所述弹性结构体内,且所述弹性插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弹性结构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弹性插片卡设于所述弹性结构体内。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避免了弹性插片掉落,提高了后衬套的轴向刚度以及耐久性。
较佳地,所述弹性插片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均与所述弹性插片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芯子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凸起,两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四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凸起,两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关于所述弹性插片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与所述弹性结构体相卡接,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顶部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抵靠于所述弹性结构体的顶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底部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抵靠于所述弹性结构体的底端。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与弹性结构体相卡接,结构简单,且提高了弹性插片与弹性结构体的连接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后衬套的轴向刚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厚度均为1.5mm,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长度均为4mm。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不仅避免了弹性插片从弹性结构体中脱离,从而提高了后衬套的整体刚度,并降低了弹性插片的生产成本。
较佳地,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倒刺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顶部的所述倒刺部位于所述弹性结构体的顶端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底部的所述倒刺部位于所述弹性结构体的底端的下方。
在本方案中,倒刺部的设置进一步限定弹性插片在弹性结构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弹性结构体的移动,从而进一步避免弹性插片脱落。
较佳地,所述后衬套包括两所述弹性插片,两所述弹性插片相对设置并关于所述芯子的轴线对称设置。
较佳地,所述弹性结构体与所述芯子、所述外骨架通过硫化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弹性结构体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弹性插片的材质为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控制臂,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后衬套,所述后衬套的所述芯子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车身,所述外骨架连接于所述控制臂。
在本方案中,采用包括上述结构形式的后衬套的汽车,改善了汽车的转向迟滞现象,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及操控性,同时轴向刚度曲线平滑,改善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保证了汽车疲劳及安全性能,降低售后索赔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弹性插片掉落,提高了后衬套的轴向刚度以及耐久性,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改善了汽车的转向迟滞现象,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及操控性,同时轴向刚度曲线平滑,改善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保证了汽车疲劳及安全性能,降低售后索赔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后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4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推力杆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抑制冰雪的汽车挡风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