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造瘘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5139.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2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顾硕;周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型造瘘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型造瘘器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内镜制造工艺、显微手术器械及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神经内镜辅助三脑室造瘘术的手术方法日益成熟,适应症不断拓宽,在非交通性脑积水手术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脑室造瘘术主要适用于非交通性脑积水造瘘,也可以用于分流失败或分流管感染粘连的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对于多次分流管堵塞而致分流失败的患者来说,三脑室造瘘术无疑是一种上佳的替代疗法。
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除了正确选择合适的脑积水病患者和熟练掌握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外,采用优质适宜的手术器械,也是三脑室造瘘术成功的关键。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即为造瘘,即通过神经内窥镜等手术器械的帮助,在第三脑室基底膜上造一直径为5mm至6mm的瘘口。总体来说三脑室造瘘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分流术低,在5%至7%左右,主要包括术中静脉出血、基底动脉破裂、术后颅内出血、感染、短暂意识丧失或下丘脑功能低下,大多为一过性。其中最危险的并发症就是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破裂引起大出血。探针等锐性造瘘技术造瘘容易并且有效,但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血管和脑组织损伤,为避免在手术中损伤基底动脉,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球囊扩张导管行穿孔造瘘。
但采用球囊扩张导管行穿孔造瘘,因为导管质地较软,头端钝圆,往往很难突破基底膜,同时因球囊材料特殊,价格较贵,且容易损坏,重复利用率很低,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尤其对于三脑室基底膜很韧或很有弹性的患者,反复地操作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另外,由于造瘘口粘连闭合容易导致脑积水复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造瘘器械,以解决不易突破基底膜且易造成脑积水复发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安全型造瘘器械,包括:外鞘、内鞘和扩张装置;
所述外鞘为两端都开放的中空管;
所述内鞘包括第一管状结构,该第一管状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推进部件连接,该第一管状结构的另一端为尖锐的头部;
所述扩张装置包括第二管状结构,该第二管状结构的一端与第二推进部件连接,该第二管状结构的另一端与扩张器连接,该扩张器为使用记忆金属材料制造的网格状结构;以及
所述造瘘器械包括穿刺状态和扩张状态;所述内鞘能够从所述外鞘中推进至所述尖锐的头部从所述外鞘的一端漏出,此状态为所述穿刺状态;当所述内鞘从所述外鞘抽出后,所述扩张装置能够在所述外鞘内推进至所述扩张器从所述外鞘的一端漏出,此状态为所述扩张状态,其中,当所述扩张器位于所述外鞘内时,所述扩张器呈收缩状,当所述扩张器从所述外鞘漏出时,所述扩张器在所述记忆金属材料的作用下呈膨大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扩张器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以可断开的连接方式连接,当所述扩张器膨大撑开突破口处时,所述扩张器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断开,使所述扩张器留置于瘘口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扩张器采用可降解材料制造。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尖锐的头部为低平成钝角的螺纹尖端或突出成锐角的长螺纹尖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管状结构除所述尖锐的头部外的其余部分为螺纹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扩张器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旋式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推进部件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外鞘的长度为20-40cm,所述外鞘的管腔直径为1-3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的长度为21-50cm,所述第一管状结构的管腔直径为1-3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的长度为21-50cm,所述第二管状结构的管腔直径为1-3mm;以及
所述扩张器的长度为5-8mm,且所述扩张器膨大后的直径为4-6mm。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造瘘器械能够实现戳破和撑开基底膜的功能,结构设计简单,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手术效果更加安全有效;
扩张器材料采用金属网格状记忆材料,具有记忆性,可以从收缩状转换为膨大状;
扩张器与第二管状结构以可断开的连接方式连接,可以分离扩张器与第二管状结构,使得扩张器留置于瘘口处;
扩张器采用可降解材料制造,当扩张器留置于瘘口处一定时间后,扩张器可自行降解,避免长时间滞留造成危害;
扩张器为金属材料制成,便于高温消毒灭菌,且不易损坏,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手术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5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力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强的光纤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光纤线路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