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LED观片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5174.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翁燕飞;陈景琳;彭嘉杰;李洋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尚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led 观片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LED观片灯。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观察CT片、核磁共振片或X光片需要使用观片灯对其照射才能仔细观看。LED观片灯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的光源;LED观片灯与传统观片灯相比具有发光亮度高、寿命长,节能环保,抗震性好,发热低等优势。目前的观片灯在使用时整个透光屏都亮,当医生在观察较小胶片时,眼睛受到观片灯余光的干扰,影响观片的效果,而且打开多余的灯源会造成用电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观片灯通过手动开关启动或关闭,当医生观片结束,取下胶片后可能因为忙碌忘记关闭观片灯,造成用电浪费,降低观片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LED观片灯,解决现有LED观片灯无法根据胶片大小控制亮灯区域以及采用手动开关导致忘关电源产生的用电浪费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LED观片灯,包括箱体、面板、LED灯板和胶片夹;
所述箱体形状为封闭的长方体,所述箱体的一面安装面板,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LED灯板,所述LED灯板形状为与箱体纵向截面大小相同的矩形,所述LED灯板上集成有多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呈矩阵排列,所述LED灯珠均匀分布在LED灯板上;所述面板的边框安装有胶片夹,所述胶片夹包括上夹和侧夹,所述上夹内侧设置多个第一触点开关,所述第一触点开关与LED灯板电性连接,所述侧夹内侧设置多个第二触点开关,所述第二触点开关与LED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用于控制第一触点开关所在纵列的LED灯珠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触点开关用于控制第二触点开关所在横列的LED灯珠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的亮度为5000-6000mcd。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的分发射角度为100-140度。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的直径为5-8mm。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板与面板平行,所述LED灯珠的投射方向与面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调光电路,所述调光电路与LED灯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自动LED观片灯,所述胶片夹内侧设置有多个触点开关,第一触点开关,所述胶片夹包括上夹和侧夹,所述上夹内侧设置多个第一触点开关,所述侧夹内侧设置多个第二触点开关,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用于控制第一触点开关所在纵列的LED灯珠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触点开关用于控制第二触点开关所在横列的LED灯珠的开启或关闭,所述LED灯珠在所在纵列的第一触点开关及所在横列的第二触点开关同时触发时才能开启。因此,CT片、核磁共振片或X光片夹持在胶片夹内侧时,触发夹持区域的触点开关,从而自动启动胶片所在区域的LED灯珠,避免观片者眼睛受到观片灯余光的干扰,同时起到节电的作用;由于只启动胶片所在区域的LED灯珠,取下胶片后,LED灯珠自动关闭,有效避免忘关电源导致的用电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LED观片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LED观片灯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LED观片灯仰视图;
标号说明:
1、箱体; 2、面板;3、LED灯板; 31、LED灯珠;
4、胶片夹; 41、上夹; 42、第一触点开关; 43、侧夹;
44、第二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胶片夹内侧部设置多个触点开关,每个触点开关控制一定区域的LED灯珠的开启或关闭,触点开关通过夹持胶片触发,从而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只开启胶片所在区域的LED灯珠,避免余光的干扰及电能的浪费。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自动LED观片灯,包括箱体1、面板2、LED灯板3和胶片夹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尚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尚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5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AR智能眼镜
- 下一篇:医学影像观片器